在北辰区西堤头镇西堤头村,说起自来水进村入户,村民都打心眼儿里高兴。去年,村里完成了新一轮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村民在家就能喝上、用上优质、便捷的“放心水”。然而,一到用水高峰,水…
在北辰区西堤头镇西堤头村,说起自来水进村入户,村民都打心眼儿里高兴。去年,村里完成了新一轮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村民在家就能喝上、用上优质、便捷的“放心水”。然而,一到用水高峰,水…
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提速加力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0年全年转换深层地下水5115万立方米,全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0.6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42.5%,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规定任务。2020年第四…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的西黑山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日前,记者来到这里实地采访。起始于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奔涌千里,至西黑山枢纽一分为二:一路继续北上赴京;一路“钻”…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我市三项工作获得督察激励。
“仰望苍穹,繁星闪烁,这感觉真美!天津空气越来越透亮了,我在郊外拍出来的星空格外清晰!”最近,我市一位天体摄影爱好者晒出了一组星空拍摄图,他告诉记者,近几年,京津冀三地天文观测和天…
最近,行经河北区中山路的市民会发现,这条路上的行车速度明显较以往快了许多。今年以来,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推进交通信号优化工作,对180余条主干道路沿线的400余个路口进一步科学调整信号配时。…
滴水是金,节水为津主持人:天津是资源型缺水城市,为保护水资源,开展了节水型系统(行业)、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和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节水型载体体系。截至2020…
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将于2021年6月24至27日隆重推出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本次博览会以“绿色建筑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立足“全产业、大规模…
作为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分会场,昨日上午,市安委会办公室、市应急局在海河游船天石舫码头举行我市“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
滴水是金,节水为津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天津人最能体味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天津是资源型缺水城市,正在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珍惜每一滴水,必须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保护水资源,人人应尽责。近年来,本市积极致力于建设节水型社会,鼓励市民、企业节约用水初步取得成效。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7.53亿立方米,远低于38亿立…
节约用水,只靠“节约”还不够,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引入非传统水源是一条新路。那么,这条路要怎么走?中新天津生态城基于自身水资源禀赋,借鉴新加坡“四大水喉”开源路径,建立非传统水源开…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首展将于今年6月24日揭幕,目前,会展周边22个配套项目正在提速提效,力争各项工程在首展之前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截至本月中旬,国家会展中心基本交通路网初具雏形,为首展…
主播:本市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中心医院新址、胸科医院等新建、改扩建项目加速推进,不断提升本市医疗设施水平,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来听记者肖荻、张清淼的…
“以前,村里这条路没有路灯,很不方便,现在路灯全亮,大伙都觉得安全多了。”5月的津南区小站镇,微风拂面,站在修筑一新的中心道上,沿线南付营村村民张大姐喜上眉梢。中心道是今年津南区打…
“晚霞映衬下的‘天津之眼’、天塔、海河游船、‘水滴’‘五大道’……来津之前,我做足了功课,选择了不少‘打卡地’,想尽可能看到、记录下更多美景。到了才发现,还有更多美景等待我发现,天…
如何利用“土地强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让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民生福祉,红桥区近年来不断探索并持续推进这个目标。
日前,有读者向本报反映,华庆里小区被“工地”包围,不但对小区内居民进出造成困扰,而且还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卫生。市民反映“平房改造完一年多了,收尾工作一直没有进行。”市民周先生称,他家…
大片柳树成荫,砾石陶砾满地……本市水利科研部门采用生态湿地综合处理系统,成功让农村生活污水变得干净清澈。沿着林荫小道,记者日前来到武清区梅厂镇聂庄子村。村旁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