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是金,节水为津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天津人最能体味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天津是资源型缺水城市,正在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珍惜每一滴水,必须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同时,加快节水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充分涵养修复水源生态,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今天起,本台推出《滴水是金,节水为津》专栏,聚焦节水、惜水、护水。今天请听第一篇。
主持人:作为资源型缺水城市,近年来,本市积极引入外调水源,持续提升城市供水保障性。同时,以节水为抓手,优化水资源配置,降低地下水使用量。来听记者吴昱滨的报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始于丹江口水库,一路奔涌向北,进入天津前的最后一个关键控制性工程,就是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西黑山枢纽。江水在此一分为二,分赴天津和北京。为了确保供水安全稳定,沿线共设置了13处水质自动监测站。在位于西黑山枢纽的8号监测站,取样水的水质等级显示为一类水。朱耘志介绍说:
(录音:0029我们的自动监测站可以监测12项指标,自动取水、自动检测。每6个小时一次,每天4次。如果启动应急监测,可以每两个小时监测一次。陶岔一直到我们西黑山,沿线都是一类水,水质非常好的。)
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本市的输水量逐年上升,从第一年的3.33亿立方米,逐步提升至去年的12.05亿立方米。截止目前,已累计输水63亿立方米。并且,除了加强巡视检查,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还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利用“中线一张图”时空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更加高效准确的调度安排。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综合处副处长杨炳炎表示:
(录音:我们埋设了3500多支安全监测仪器,对天津干线实时的进行监测。建立了数字化的模型,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给它及时的定位,及时的去处理。)
天津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流域内75%的洪水和河道径流要流经本市。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且多数河道间互不连通,上游来水大多直接入海,利用率并不高。近两年,本市实施了一系列水系连通工程,通过拦蓄雨洪水和河道调水,逐步提升地表水利用率。今年,又有一个水系连通工程开工,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北大港水库的水源保障能力。市水务局水调中心刘战友介绍说:
(录音:独流减河的倒虹吸工程,现在正在建设,在下半年就能用得上,可以从海河直接就给北大港水库补水。)
虽然通过引入外调水源和提升地表水使用率,本市的城市供水保障性有了很大提升。但水务部门丝毫没有放松节水工作。在非居民用水领域,本市实施严格的计划用水管理模式,并大力推广再生水使用。市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副主任郭江说:
(录音:对工业企业严格实行定额管理,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管理手段,目前,已创建节水型企业1737家。)
截止去年,本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已降至0.65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目标任务。今年,本市将再减少使用深层地下水0.08亿立方米,最终在2022年实现深层地下水零开采。(记者吴昱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