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导演李家森
摄制组在荒漠中拍摄
《赶大营》是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的一部大型人文电视纪录片,于2019年1月1日到6日,每晚21:20在天津卫视作为“开年大戏”播出。它将首次全景式揭秘天津人“赶大营”的历史,更为“赶大营”精神的传播和传承,铺就崭新的时代之路。它将让中国乃至世界重新认识具有商贾基因、拓荒精神、奋发有为的天津人。
“赶大营”的鼎盛时期,津商所雇佣的货驼一年有10万峰之多,每年运送的货物达3万吨以上,驼铃昼夜不断。一般,津商揽运客货,由张家口、呼和浩特,进入阿拉善,沿着巴丹吉林沙漠南北两侧的边缘前行,再经蒙古草原,从阿尔泰山南麓进入甘肃,从明水进新疆,走天山北麓的巴里坤、木垒,到达古城子——也就是今天的奇台交卸。全程3到4个月,驼队一年只能往返一趟。
这条驼道上,最艰苦的一段就是巴丹吉林沙漠。让驼队闻风丧胆的巴丹吉林沙漠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赶大营》摄制组决定去一探究竟。摄制组从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发,阔大无疆的戈壁一色铁青。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颠簸了8个多小时之后,来到了巴丹吉林沙漠边缘。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这里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所以这也是中国最美的沙漠,号称“上帝的曲线”。这里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13世纪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由甘州城前往元大都拜见忽必烈时,曾途径于此。他看到这里湖泊平整如镜,倒映着连绵的沙丘,不禁感慨这里就是“漠北江南”。
纪录片《赶大营》总导演李家森介绍:“当时我们傍晚到达的巴丹吉林边缘,换乘了更专业的沙漠越野车之后,摄制组开始夜闯巴丹吉林。开车的司机说,从来没有人敢晚上开车进入巴丹吉林。但是为了一早抢拍沙漠日出,摄制组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旅程。”
漆黑一片,夜色吞噬了沙丘的曲线,却没有影响它的杀伤力。此时,“上帝的曲线”变身成为“死亡曲线”。摄制组的三辆越野车很快全部进入了“冲浪模式”。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摄制组的车爬上一个一个的沙丘,再从沙坡上滑下,一头扎入黑夜的包围之中。虽然看不到沙山到底有多陡峭,但是团队成员们都能感受到车辆几次严重倾斜,大家都以为要翻下沙丘了。两个小时路程变得极其漫长。终于,在晚上9点整个摄制组到达了巴丹吉林腹地的庙海子宿营地。大家就住在了简陋而寒冷的蒙古包里。
满天繁星闪烁,银河横亘天穹。那是只看一眼就不会忘怀的梦境。当年,天津商人的驼队跋涉千里,途经这样的星空,受尽劫难的身体和灵魂,是否一样得到了抚慰呢?而平地而起的冷,却有着钢铁般的硬度和力量。它在提醒着摄制组所有成员,沙漠是随时可能吞噬生命的魔鬼。
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为4.71万平方公里。古人将巴丹吉林为“流沙”。 传说,老子骑青牛出关,“没入流沙”,这里的流沙就是巴丹吉林沙漠。流动的天地和事物,在时间中诞生、成长、夭折和消失。在过往的年代当中,骠悍的乌孙、匈奴、西夏、月氏的强劲马蹄,以刀枪和呐喊卷起大风。漫长的岁月之间,多少流放者、徒步的商客、骑马的剑士与虔诚的信徒,在巴丹吉林,与尘烟同在,又如尘烟一般被岁月泯灭。
白天行驶在沙漠中,摄制组才真正感受到了沙漠的险恶。连绵起伏的沙丘,就像大海的波涛,随时掀起巨浪,沙丘陡然升起高达百米。有些坡度甚至达到了70度。先前那玲珑优美的沙漠弧线,此刻成了折磨我们的恶魔。
想想当时在这条路上的津商驼队酷暑之时经过这片沙漠,炙热的黄沙吸附着太阳的能量,也在无情的吸附着空间的所有水分。极度疲劳干渴的驼工们行进在沙漠上,犹如置身在大自然的烘烤箱内。生与死,在这片残酷的沙海中,只是瞬间发生的事情。尽管道路艰辛,但是津商货物运输需求旺盛,大量津商所雇佣的驼队仍然活跃在这条驼道上。
《赶大营》总撰稿孙磊表示:“通过此次巴丹吉林的拍摄,我们摄制组更加理解了‘赶大营’精神,后在我在片中总结为:坚毅、勇敢、好奇而又永远向前。我想津商正是怀抱着这样的信念和精神,才能走过死亡沙海,走过荒漠戈壁,抵达心中的远方。”(津云新闻记者刘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