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杜洋洋 张立平 市民李女士特别喜欢吃西瓜,但自从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关于“问题西瓜”的帖子后,就不敢吃了,“说是吃了有问题的西瓜对肝和肾都不好,孩子吃了还影响智力发育,既然这样,还是别买了,省得吃着也不安心。”
记者看到,各种揭露西瓜“真相”的帖子中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多通过业内人士现身说法,称给西瓜动手脚已是西瓜市场公开的秘密,不仅言之凿凿,还有图有真相,说得有鼻子有眼。如有一张图显示,一个西瓜被切开后有一道长长的“白痕”,有文字标示出这就是打针留下的痕迹。
这些帖子再次触碰到人们对于西瓜的敏感神经。日前,记者在市内几家大型菜市场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不少市民对此都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市民李先生说:“以前不是爆出过苏丹红辣椒粉还有三聚氰胺牛奶什么的吗?现在说给西瓜使用甜蜜素、膨大剂,我觉得也有可能,就是不知道使用范围有多大。”“现在买西瓜,随便拿一个就又红又甜,搁以前,又是弹、又是拍,且得挑呢。有时我就想,现在西瓜普遍都那么好是不是被动手脚了。”市民李女士对记者说。
“每年夏天都有这样的传言,全是胡说。”一提起膨大剂、甜蜜素等,瓜农瓜商显得有些气愤,“我一天得卖几百斤西瓜,挨个打针,打得过来吗?”“一个西瓜卖多少钱,再使用这么多添加剂,成本都合不上来。”还有一位水果摊老板告诉记者,如果西瓜被打了针眼漏了气,不出四个小时就会坏掉,哪个种瓜、卖瓜的也不会这么干。
身处流言漩涡中的西瓜“身世”究竟如何?众说纷纭的说法背后隐藏的真相是什么?连日来,记者奔赴津郊西瓜种植基地,通过现场所见所闻,以及与瓜农、专家交谈,了解到所谓的又甜又大又红的西瓜是如何种植出来的。
西瓜怎么种?怎么长?瓜农、专家有话说——
走向田间地头,还西瓜一个清白
[谣言1]西瓜打针增甜增色
专家辟谣西瓜有针眼,几小时就变质
蓟县桑梓镇红旗庄村姜水玲家的20亩瓜田丰收了,可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打开手机看到那些乱七八糟的谣言,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为这我摔坏了好几个手机。都是根本没有的事!”提起西瓜,姜水玲不再平静,今年夏天,西瓜价格上不去,她急得嘴里起了好几个火泡。
姜水玲所在的桑梓镇,是有名的西瓜之乡。今年全镇1万多亩瓜田平均亩产达到3000公斤。一些瓜农估算,把人工、肥料、水电等成本计算在内,批发价1斤至少在7毛钱以上才不至于赔钱,但现实情况是市场零售价才5毛,不少农民直呼“亏大了”“网络害人”。
“我家一些城里亲戚都来问我,西瓜又甜又红是不是真的打针了?还跟我要没打针的西瓜吃。”说起这些,一位农民颇为无奈,“都是城里人,比我有文化,咋连这些谣言都信?西瓜不是人的屁股,打一针吸收了还能治好病,你给西瓜打一针试试,看能不能打进去?西瓜还能不能吃?用不了几个小时就变质了。”
[瓜农说]
用农家肥、上市前10天不浇水瓜就甜
运输方便、十成熟时才摘瓜瓤就红
既然没有人工注射,那么西瓜为什么越来越甜、瓜瓤越来越红?
以姜水玲种了十几年西瓜的经历,她摸索出一套好方法。她把鸡粪、羊粪、牛粪收集起来发酵成农家肥,替代原来施用的尿素,这样种出来的西瓜口感很好,不再有酸味儿,从第一口吃到最后一口都是甜甜的。另外,上市前10天不浇水,也大大提升西瓜糖分。说到瓜瓤的颜色,姜水玲说,以前运输不方便,为了便于保存,西瓜长到五六成熟的时候,就被采摘了;而现在呢,运输越来越方便,几乎各地都有种西瓜的,用不着异地销售了,从瓜田到市场最快也许就十几分钟,所以瓜农大多会等到十成熟时才摘,瓜瓤颜色自然十分鲜艳。
[专家说]
西瓜打针纯属无稽之谈
西瓜有针眼,几小时就变质
关于打针西瓜,天津市科润蔬菜研究所副所长、西瓜种植专家焦定量认为纯属无稽之谈,植物只有通过维管束组织才能吸收水分与营养,采用外界强行注射的方式,是不可能被植物吸收的。而针头所留下的针眼破坏了西瓜的瓤,高温下用不了几个小时,细菌就会繁殖,导致西瓜变质。
焦定量说,有些人会把西瓜瓜瓤上的白筋、硬块作为打针后的证据,“有人认为西瓜注射催红素、甜蜜素吸收不均匀,留下了白筋、硬块,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其实白筋、硬块是西瓜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京欣系列的西瓜中更容易产生,昼夜温差较大时,西瓜花在蒂部出现膨大,越大越容易出现白筋、硬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