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5日,津沽大地,雾散云开。人民解放军34万人经过29个小时奋战,解放了海河两岸两百多万人民,让天津这座城市重获新生。71年后的今天,平津战役的亲历者、烈士家属、部队战士、学生以及各行各业的天津市民齐聚平津馆,缅怀英烈,他们有讲述的,有倾听的,有泼墨以寄情的,有质朴的用鲜花来追思的,还有抚摸瞻仰者英烈墙上一个个金色的名字而泪目的……,天是冷的,天津市民的心是暖的,据统计,天津解放日这一天,平津馆接待观众13000余人。
在展厅,亲历过平津战役,今年90多岁高龄的李肇典和史德山两位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相约到了这里,这两位在战争年代不同部队、从未谋面的老人此时此刻像亲人一样,四只老而有力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眼眸中目光炙热,一句“战友你好”胜过千言万语。
英雄的故事永远鲜活,激励后人赓续传统。一队学生志愿者结伴走进平津馆,他们紧张而开心,认真并快乐着。在展线前,他们跟随平津馆的讲解员老师一起讲述《英雄坦克手张云亭》《旗手钟银根》《杜存典》《万人担架团》等经典红色故事,他们稚气未脱但一丝不苟的讲解风格,反而吸引了特别多的观众驻足细听。
广场上,天津市航空航天后备人才选拔基地的师生带来航模飞行表演,以这种方式致敬英雄,致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脚踏实地奋斗的人们。
平津馆馆长王培军也当起了讲解员,下午三点钟,这已经是他今天的第四场讲解了,此时他看了看表,高兴的说:“各位观众朋友们,71年前的这个时间,天津解放了。”话音刚落,四周观众掌声如雷,响彻展馆,久未平息。一场讲解下来,王培军馆长激动不已,他说:“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当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平津馆今天的万余观众既是参观者,又是讲述者,更是传承者,展馆内满满的正能量,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鞭策和肯定。”
在临时展厅出口,《留住历史记忆》展览感动了无数的观众,这是平津馆专门为了纪念天津解放71周年推出的原创展览。在展览引发热议的同时,平津馆副馆长沈岩为观众讲述了策展背后的故事。
2018年6月,平津馆工作人员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一起,开始查访天津战役参战将士和亲历战役的普通市民群众,抢救性地挖掘整理口述史料访谈的工作。在此期间,行程近万公里,足迹北至吉林省,南到广东省、山东省,遍布本市、河北省唐山、遵化、古冶、承德、迁西、滦县等地,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口述录音、录像资料。被采访者年龄最大的98岁,年龄最小的82岁,他们中有黄埔军校第十八期的老战士,有敢打硬仗的一线指挥员,有收发电文的译电员,有保存文件的机要员,有冒着炮火传达指令的通讯兵,有运送伤员的民兵担架队员,有警卫员、宣传员,有工人、教师、进步学生、普通市民等等,特别是我们还意外地采访到董存瑞的战友,从老人口中知道了一些英雄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将这些历史见证人的珍贵记忆整理出来,精彩内容加以浓缩,才有了今天《留住历史记忆》原创展览。
沈岩副馆长说:“今天,在天津解放71周年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将口述史创作成展览,向革命前辈致敬,让每一位参观者能够通过展览聆听老一辈革命者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