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警法> 正文

天津发布《天津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追究损害赔偿责任 为污染环境再套“紧箍咒”

环境有价,损害必须担责!5日,市高院与市生态环境局、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9年天津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并通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运行情况。

白皮书显示,2019年,全市法院新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5258件,其中,刑事案件195件;民事案件4398件;行政案件665件。类型涵盖矿、林、农等资源类、海洋类、相邻关系、污染侵权类等,涉及范围不断扩大,新类型案件日益增多。2019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0件,其中,社会组织提起的2件;检察院提起的8件。

目前,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随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将成过去时,也就是说,通过追究损害赔偿责任,为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再套“紧箍咒”。

“过去,因为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发生后,赔偿工作往往陷入‘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这就会导致‘污染源头难预防、损害责任难追偿’。中办、国办发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明确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应赔尽赔’。自此,一方面,为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增添新利剑;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违法成本,为预防此类案件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市高院民一庭副庭长杨宇说,去年,全市法院首次出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这一案件类型,共受理此类案件6件,诉讼类收案数排在全国首位。

李某、郑某某在蓟州区上仓镇某厂院内非法从事拆解、粉碎、熔炼废旧电瓶等活动,经监测,所排废液含铅、镉等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上百倍,造成所在区域土壤和浅层地下水环境严重污染。经鉴定,污染清除费、损害恢复费等共计256万余元。蓟州区生态局向李某、郑某某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二人行为造成了生态环境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此案是我市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