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法学专家齐聚天大共议绿色民法典的理念与实践

6月7日,天津大学法学院召开民法典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高校的法学专家齐聚一堂,就民法典中关于生态保护的理念与实践展开交流讨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翻开了新篇章,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天津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于浩明在致辞中表示,《民法典》总则编和侵权责任编对保护生态环境、明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等内容作出了制度安排。此次会议的主题正是对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将绿色原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有关要求的积极回应。

“传统意义上的民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有冲突的。传统的民法,以鼓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交易的快速运行为宗旨。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自然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深的世界大环境下,传统的民法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提高环境自觉,采用新手段、新技术,新制度,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和合理利用,争取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和少污染,完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的有效保护。因此,社会的发展,对民法的发展完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绿色民法典的理念和实践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交流中,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孙佑海谈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在当代编纂绿色的民法典,是加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类的环境自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所求。绿色原则是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原则之一,并在法典的内容设计和条文安排上,切实满足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使得我国的民法典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并为世界法律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中国的特殊贡献。

会上,专家们还围绕“以绿色民法典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民法典中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生态破坏的民事侵权责任与限度”“生态环境破坏的侵权责任构造”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专家们表示,要在法学研究、法学交流、法治实践和法律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推进法治天津建设作出贡献。(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