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凤亭
卫生兵赵振鹏
司号手王振云
在滨海新区有这样几位老人——赵振鹏、吴凤亭、王振云,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90岁,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退役军人。在抗战胜利74周年之际,新报记者走访了多位老人,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他们也纷纷为新时代点赞,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通讯员吴凤亭 匍匐一公里传消息
小王庄镇抗战老兵吴凤亭16岁入伍,曾参加过津南花园战役、小王庄战役、芦北口战役、十户战役、双窑战役。
在战争中,一个消息就可能挽救一支部队,吴爷爷就是一名这样的通讯员。在津南花园战役中,吴爷爷所在的2营部队被敌军封锁,无法撤退,吴凤亭匍匐前进1公里前往1营驻地通报被困消息,2营全体指战员成功突围。“当时也顾不上想怕不怕,累不累,就觉得一定要把消息送出去,要让部队成功突围。”吴爷爷说。
在小王庄战役中,吴爷爷所在的部队成功摧毁敌方碉堡3座。在双窑战役中,活捉日本官兵12名,缴获机枪2挺,弹药无数。在芦北口战役中,解救大村伤员王宝刚。抗战期间也曾到河北胜芳、文安、霸州等地参加抗日战争。
2015年,吴爷爷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今年是抗战胜利74周年,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吴爷爷觉得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分自豪,他说:“作为一名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我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卫生兵赵振鹏 掩护百余号人转移
今年91岁的赵振鹏精神矍铄,回忆起抗战岁月,赵爷爷也是慷慨激昂。赵振鹏的父母都是党员,从小赵振鹏家里就总有党员、军人叔叔来,他们都很喜欢赵振鹏。小时候的赵振鹏也凭着年纪小常常替他们到各村送信。15岁,赵振鹏便参军了。“我们在山东、河北一带打了两年游击战,都是小米加步枪,什么枪都有,就给三发子弹,就这还不是人人都有。当时打游击的时候,为了掩护,脑袋上扣个筐蹲在那儿,等着敌人,来了就打一枪,打不过就走,走不了就藏。”赵爷爷回忆道,“我是卫生兵,帮着照顾伤员。”
16岁那年,赵振鹏要带着30多个伤员转移去后方医院。“当时年纪小啊,可100多人的队伍里,除了我一个战士,就是帮忙抬担架的村民和伤员了,大家都说听我的,但我心里也没底,特别是后来有人送情报说,鬼子要来了,赶紧走,我都不知道去哪儿。”赵振鹏说,“当时我问村长,村长问我,商量了半天,我们决定去海边,那里有很多船,有的还待修,我们可以躲在船上,或者把船扣过来遮住伤员。”可到了海边,抬着担架,哪那么容易跳上跳下,赵振鹏一行百余号人,只能简单地躲在海边、船旁。这时,连指导员周大宝把小赵叫到了跟前,揪着他的耳朵,让他把自己推到海里,好不连累大家。“我当时想着,不能,可又没法跟指导员吵。”赵振鹏说,“我灵机一动,跟他说,你揪着我的耳朵,我怎么推你啊。趁他松手,我一把把担架拽了上来。”最后,大家终于还是躲过了敌人的追查,走了10多里路,到了下一个村子,找到了船,最终转移到了后方医院。“前年,我还要到了周大宝的联系方式,他都102岁了。我们视频了一次,太激动了。”赵振鹏爷爷说。
抗战胜利后,赵振鹏到公社卫生院工作,从医30余年,赵振鹏从战地卫生员到社区医院,看到了祖国的发展,他无比激动:“我要点赞新时代,祝福新中国。”
司号手王振云 时代号角响彻耳畔
看过电影《集结号》的人应该都知道,一场战役之中,司号手不仅可以传达指令,还可以鼓舞士气,作用非同小可。在滨海新区海滨街,也有这样一位非同小可的老兵王振云,抗日战争中当过司号手,解放之后打过土匪。
今年90岁的王振云家住滨海新区海滨街远景一村,在抗日战争中曾担任重要的司号手一职。王振云14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剿匪作战。“我爸爸说,打起仗来,他要负责吹号,”王振云的儿子说,“传达战斗指令、号召大家冲锋,这些都是司号手的任务。我爸爸当时年轻气盛,参加过不少战斗。”
战斗过程中,由于通讯的需要,司号手不仅需要传达迅速,位置也要够醒目。另外,司号员负责传达指挥命令,消灭掉司号员就等于破坏敌人的指挥系统。因此,司号手在作战中的伤亡率其实比较高。王振云凭着过人胆识,愣是完成了不少战斗任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天津战役,王振云经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
新中国成立后,王振云又被派往黄骅老家,参加剿匪作战。上世纪50年代中期,大港掀起开发热潮,一腔热血的王振云来到大港扎根,一住就是60多年。如今,90岁的王振云儿孙满堂,生活美满。来到老人家里,老人拿出了一个号,“在部队里吹的那个号要比这个大得多,这是后来买的,也买了几十年了。”老人说,“现在我力气不够,吹不响了,但我看到祖国的强大,我特别开心。”虽然老人不再是司号手,但时代的号角将一直回响在老人耳畔。(津云新闻编辑靳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