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津两会
开栏语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承前启后,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0做什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擘画了六项重点: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020怎么做?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做出了规划:紧扣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2020,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以“干”字为先,心无旁骛 ,秉道直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从今天起,津云新媒体推出“动起来”2020系列访谈,聚焦津城各区,敬请关注。
2020年是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之年,也是开展“二次创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滨海新区如何跑得更快,如何领跑?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接受了津云新闻记者的专访,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的承载地,滨海新区迎来新的历史性窗口期,在新时期将发扬“逆周期斗志”,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一基地三区”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在“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滨海突围、滨海突破”。
产业布局:推进世界一流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作为天津市经济主力军,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格外受到关注,滨海新区也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目标如何实现?路径是什么?2020年滨海新区也梳理出更明确和具体的方向和做法,其中有很多重磅级的“硬核”项目。
杨茂荣说:“我们正在推动滨海产业发展基金落地,制定重点支持产业目录、项目清单,加速新动能引育。聚焦智能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产业,同时推动金融、现代服务业、突出海洋特色的旅游业发展。”
具体来说,2020年滨海新区将以智能科技为引领,加快建设科大讯飞北方“声谷”和华为鲲鹏生态项目,积极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围绕打造自主可控软硬件全产业链,促进软件定义互连芯片、高安全以太网交换芯片产业化。生物医药产业上,推进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依托中英医疗健康产业基地、九州通健康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加速医疗健康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力打造京津冀特色“细胞谷”。
2020年滨海新区还将规划建设滨海汽车城,聚集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推动国能、恒天新能源汽车投达产。航空航天产业上,将推动空客A350宽体客机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世界级航天装备产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将培育发展氢能产业,推动中石化LNG二期、领航润滑油等一批项目投产运营,并加快PPG涂料全球研发中心建设。
同时,在金融创新集聚发展上,积极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新设持牌金融机构落户。大力发展离岸租赁、保税租赁、联合租赁等创新业务,高水平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试点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围绕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科技前沿产业,加快建设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突出海洋特色,2020年滨海新区将构建“一廊一带一区”旅游空间布局。比如,支持航母主题公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国家海洋博物馆、北塘古镇、东疆湾沙滩等旅游资源,打造沿海蓝色旅游走廊;依托大沽口炮台、大沽船坞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海河都市观光带建设;推动中新生态城临海新城建设,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打造海洋旅游文化新地标。加快夜经济示范街区建设,培育多元化消费新模式。
国家战略:承接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滨海新区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的承载地,迎来新的历史性窗口期。目前,滨海新区已经启动建设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北方航空物流基地建设、南港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等高水平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平台。
2020年各个承接平台也根据其特点进行了分工。其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完善协同创新体制,加大科创资源引育力度。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加快项目引进落地。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和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加快建设,推进海水淡化综合利用。北方航空物流基地,将促进电商、货运、物流等企业聚集,打造航运物流生态系统。南港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将实现中沙聚碳酸酯、“两化”搬迁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在承接平台的硬件上下功夫的同时,滨海新区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协同机制。2020年滨海新区将加强与中科院、北京大学等创新资源对接,加快推动清华电子信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建立跨区域技术转移转化合作机制。积极探索京津冀产业转移合作利益分享机制,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率先开展税收收入分享试点。探索京津冀审批协同机制,实行档案互存、内容互认、见照发照、见证发证。
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天津港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提升国际枢纽港功能。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打造“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港口。推进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打造京津冀进口食品冷链供应基地。支持天津港与雄安新区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和通关一体化,构筑京津冀更加便捷的海上通道,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提高国际班列运营质量,畅通中蒙俄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做大对外工程承包规模,积极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推动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共赢发展。
改革创新: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
2020年滨海新区将实施“一制三化”改革2.0版,推进“一企一证”和证照分离改革,新增一批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出件事项,探索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推广网上办税和票e到家服务,让“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杨茂荣说:“下一步,我们将设立自贸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实现自贸区管委会办公室与发改委合署办公。加快自由贸易账户推广应用,全面抓好100条创新举措落地实施。开展进境货物‘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监管试点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进一步扩大保税维修业务规模,推广委外加工模式。推进平行进口汽车健康发展,培育二手车出口保税维修和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
2020年,滨海新区还将加快打造人才特区,持续放大“海河英才计划”和“鲲鹏计划”叠加效应,实施“双高”人才引育计划,探索外籍高层次人才签证、停居留、创业就业等特殊政策,加快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全成长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加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立“租售补赠”相结合的人才住房政策体系,一揽子解决户口、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
民生保障:健全向群众汇报机制
杨茂荣说:“新一年,滨海新区将健全向群众汇报机制,聚焦‘一老一小’、交通出行等民生实事,继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全年新增就业12.5万人,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各街镇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达到2家以上。
在教育医疗方面,2020年滨海新区将建成中小学3所开工建设3所,建成幼儿园3所开工建设3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积极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成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推动北京大学滨海医院门急诊楼、独立型院前急救中心投入使用,加快生态城健康中心、滨海妇女儿童医院、肿瘤医院建设。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兴医疗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建成5家社区网络会诊平台。
在综合交通体系方面,2020年滨海新区将完成西外环跨海河桥工程,实现绕城高速全线贯通,整修提升塘汉快速路、港塘路、海景大道等一批交通干线。加快轨道交通滨铁1号线、2号线建设进度,推动3号线开工。开通优化公交线路20条,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强化滨海国际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新开加密一批国际航班航线。
在公共配套方面,2020年滨海新区将做好13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和3000户“一户一环”供热改造,整修一批背街里巷。实施汉沽老城区燃气管网建设和小王庄镇居民水表出户改造。推进电力通信“双网”建设,落实“9100”行动计划,新建改造5G基站1200个,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完善收集、运输、处置闭环体系,全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可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津云新闻记者 李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