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人才与机械成了最好的“搭档”。什么样的人才在这个时代最抢手?懂算法、写代码就够了吗?答案是NO!你还得能“跨界”!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国家越来越重视机器人、智能设备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这类新兴技术和产业对人才有了更深入的要求。
图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需要更多“跨界”人才
“过去传统的计算机人才大多强调算法能力和代码能力的培养。如今机器人以及智能设备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还要求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跨学科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的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能够打破学科的藩篱,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学科融合能力的‘智能人才’”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王建荣副教授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学科融合能力的“智能人才”,天津大学组建了IT学科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将专业化实验室面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开放,还有专业导师提供面对面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科交叉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我们发现,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学机械、学自动化、学精密仪器、学化工这样的工科学生,甚至还有学建筑、学英语的学生参与到我们的训练中。”王建荣说,目前基地已经有10余个专业学生参与,“只要对人工智能技术有兴趣,不管你读的是什么专业,只要申请通过,就可以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图注:学生研究学习机器人相关知识
计算机学院大三学生黎鹏宇在2018年和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他们带领的机器人战队“北洋舰队Evo”与哈工大、重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团队,经过七轮的激烈角逐,获得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不管是参加比赛还是做一个项目,仅仅具有计算机专业基础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们会需要用到计算机视觉、机电一体化、设计等知识,甚至还要懂得商业管理、营销、策划等技能,所以在学校能够得到这种非常直接的锻炼,我感到获益良多,让自己更加分。”黎鹏宇说。
据介绍,训练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跨学科的学科竞赛,比如ACM全球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 、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等。每年都有超过百余名学生获得多项国际级和国家级奖项。
图注:学生团队参加各种国内外学科竞赛
跨学科类竞赛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均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队员能够将电控、机械、算法等多个学科内容进行紧密融合。在准备各项竞赛中,每年有来自智能与计算学部、自动化学院、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精仪学院、求是学部等多个学院的超过150余名学生共同协作。在这种融合交流中,学习是随时随地发生的事情。
除了以赛带教之外,基地每年还会支持多组跨学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目前,已经有多组同学申请了智能驾驶、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方面的项目。
图注:基地支持跨学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
王建荣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跨界”人才一定会越来越抢手。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深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传统专业将被不断改造,未来会产生一些新兴专业。比如智能医学工程、大数据分析、智慧法学、智能建筑、智慧水利等专业,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会在高校出现。
2017年以来,教育部大力推动新工科建设。天津大学成为新工科的主要策源地之一,首倡“新工科建设路线图”,携手61所高校提出《“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2018年初,教育部公布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包括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专业方向在内的19个项目群,其中工科优势高校承担204项。自此,高校“新工科”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近一年来,工科优势校在“新工科”建设凝聚更多共识,统筹推进“新工科”创新研究,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示范,系统推进了大学组织形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教师评价激励等方面综合改革,推动和引领了高等教育深层次变革。(津云新闻记者段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