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蕊
我叫戴蕊,来自云南。我家的村子地质灾害多发,每当灾难降临,军人们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的身影,都在我心中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入伍前,我一直很好奇,那些开赴灾区,浑身沾满泥巴的军人,是凭着怎样的信念一次次向着灾区逆行而上?又是怎样的乐观心态让疲惫的他们斗志昂扬并时常挂满笑容?一转眼我入伍已经一年了,如今的我深深理解了他们,那是军人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像我决定去当兵的时候,很多人也不理解。一直以来,看到军人保家卫国的事迹总有一股崇敬之情在我心里激荡,如果这辈子穿不上军装,我想我会抱憾终身的,最终我遵从了内心的召唤,成为了一名军人。
我至今还记得入伍的那一天,我是怀着怎样一种复杂的心情,和视频那头的父母说再见。看着满车厢陌生的、挂满泪痕的稚嫩面孔,我知道我们都将踏上一场从未经历过的旅途。但我怎么都没有想到,竟然会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我们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我深感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加艰巨。虽然训练艰苦,充满挑战,但总书记的亲切话语也成为我努力前进的巨大动力,帮助我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军人,也不负南开人的荣光。
总听人说怕苦不当兵。不能吃苦,来当啥兵?对于部队的艰苦,我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但我没想到的是,这个“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到部队没多久,我就陷入了“新训危机”:被子叠成“坦克”被点名批评;队列走不好被纠正动作;体能训练跟不上被分到补差队……因为种种心理落差,我没少在暗地里抹眼泪,恰恰也是因为这样的环境让我忽然间长大了,下定决心自己选择的路不管多艰苦都要走下去。于是,为了把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我凌晨4点摸黑起床,蹑手蹑脚地把被子搬到走廊,反复铺叠练习;为了练出挺拔军姿,我用膝盖夹纸、头顶砖头,主动给训练加码……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工作积极主动,训练刻苦认真,我在新兵连得到了“最美新兵”的称号。下连之后还担任了中队的理论宣讲骨干,向中队的战友们讲述自己学习理论知识的心得,并且第一个单独走上执勤岗位。前几个月,我还参加了支队的野战文化小分队集训,增长了不少本领,正在一步一步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戴蕊在训练中
艰苦的训练磨练的不仅是身体,更是思想和意志。在我的“从军梦”实现以后,我才渐渐理解了新时代的“强军梦”。强军兴军是当前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强军梦托起中国梦,中国梦引领强军梦,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战、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军人,是一种特殊的身份,穿上军装意味着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护佑着社会稳定、生活安宁。作为军人,我们应该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人民化险为夷,为祖国无私奉献。我理解的强军梦落实在日常中,是像我一样的每一名普通军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对得起这身军装赋予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我披上军装的初心,也是指引我一直前行的动力。
在这一年的军旅生涯中,我洗去了身上的浮躁和孩子气,事事不去依赖别人,遇到困难不言放弃,这样的坚持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习总书记曾说“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青年官兵是我军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生力军。”只有将强军梦融入每名军人的梦想,才有力量、有根基;每名军人的梦也只有融入强军梦,才有实现平台,才能梦想成真。我想对青年朋友们说,真正的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在每一个自己挑战的领域有所突破。我们这一代青年正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见证者和生力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抓住这个时代,完成自己的梦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呢?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我最大的幸运,莫过于能在祖国强盛、改革强军的征程中成长进步。作为一名军人,我要满怀豪情为军旅青春点赞,传承红色基因,主动将自己的青春梦融入强军梦、中国梦。(作者戴蕊 武警安徽省总队合肥支队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