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特殊的座谈会,讲桌在天津,教室在甘肃。日前,以“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助学座谈会,在河西区军休所举行。活动中,展开的投影幕布上,映射出藏族孩子们的笑脸。这间视频教室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完冒中心学校,是该地首间视频教室,由来自该所关工委的几百名老人捐资8万余元援建。
“去年起,我们主动与对口支援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对接。”72岁的河西区军休所关工委秘书长高考昌告诉记者,“我们除了建起视频教室,还在该校建起五爱教育阵地,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远程教育宣讲。刚刚过去的暑假,邀请完冒中心学校部分师生来津参加夏令营,并为12名藏族学生发放了2.4万元助学金。”
老兵们的爱心由来已久。在河西区军休所,这个由700余名平均年龄近70岁的老人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自2000年起,已连续18年开展爱心助学,累计捐款128万余元,资助困难学生400余人次。“我们为大家定下了每人每月50元、100元、200元等级别的捐款标准,但大家都主动多捐一些。”高考昌指着一张泛黄的捐款单告诉记者,“正是大家的付出,才使得小学、初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在学的困难学生,每年分别能领2000元、3000元、4000元的固定助学金,此外,我们还时常开展奖优行动。”
“德资双助,以德为本,我们不仅助学,还要通过言传身教,助力学子德才兼备。”河西区军休所关工委主任樊同升说,“帮扶时间最长的已经延续了14年,不少孩子从小学、中学一直上到大学,甚至考上研究生。有的孩子在我们影响下,毕业后投身国防事业,成为科研骨干;有的孩子毕业工作之后,捐出首月工资,帮助更多贫困学子;还有的贫困家庭在条件改善后,主动返还部分善款。这里不仅有付出,更有回馈。”(津云新闻编辑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