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胡萌伟 前不久,位于河西区利民道上的“蓝调音像店”开始清仓甩卖,如今店铺已重新开始装修。“以后这是一家房产中介,”装修工人说。
互联网行业的疯狂来袭让数字音乐成为音乐产业的主角,当黑胶、磁带、甚至CD都渐行渐远,实体唱片店也纷纷落幕。
租金重压让实体店举步维艰
在图书大厦附近,有着20余年经营历史的世纪敦煌音像店是津城乐迷的淘碟“圣地”,从2000年的200余平方米缩小到如今的不到100平方米。“房租太贵了,我们这一年的租金就是三十几万元,压力很大。”店员崔阿姨说。
“1995年前后每天都能卖出几百上千张磁带,中午和下午学生放学后是每天的两个销售高峰,屋里都是人,挤得要命。”世纪敦煌的店长韩先生看着货架上的CD说,“但现在都是几张几张地进,压货压不起。每天最多也就卖个三五十张CD,有时只有十几张。”
为了生存,世纪敦煌两三年前开始在店铺里销售文具,又从去年10月起开设了淘宝店和微店,但也不是特别理想。而在这期间,滚石音像店、八里台音像店等知名音像店早已消失于街头,屈指可数还在坚持的音像店,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也已“奄奄一息”。
“情怀”难敌市场萧条
记者在大众点评网上搜索“音像”,得到结果约百家,但实际上,这约百家的音像店中,仍在营业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资深乐迷赵宇也表示,和十几年前磁带的消费群体以学生为主不同,如今来买唱片的消费者多是一些30岁左右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人,他们会购买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或者音质突出的唱片,“眼下的正版CD和几年前相比,价格并没有太大变化,仍是数十元一张,但更多的人开始选择更具收藏意义,且发行时间更早一些的原版进口CD。”
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来买实体唱片,除了对音质和收藏价值的需求外,无一例外,都还怀有一份“情怀”。
数字音乐收费还有多远
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实体唱片产值规模约为6.15亿元,较2013年下降约5.4%。新华书店系统、零售门店等传统线下渠道实体唱片销售约为5662.2万张,同比上一年下降19%,几乎只有2012年的一半。
易观智库互动娱乐行业分析师姚海凤表示,“经营成本太高,实体店的数量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肯定还会下降;另一方面,很多音乐人也开始尝试只在互联网上发行的数字音乐,不仅成本低,用户获取也更加方便。”从磁带到CD光盘,再到数字时代,音乐也经历了从收费到免费,再到收费的过程。姚海凤进一步表示,尽管眼下数字音乐的版权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数字音乐的付费之路仍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