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早报讯 (记者刘长海)记者昨日从滨海新区科委获悉,新区大力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建立了国家级知识产权质押处置平台,组织银企对接会,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去年,新区41家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56笔,贷款金额8.2亿元,总贷款金额占全市总额50%,获得贷款企业数量和贷款总额均高居全市区县首位。其中,新区新材料领域企业单笔贷款额度达到1.05亿元,成为当年全市最大一单。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专利质押融资主要是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以其依法拥有的处于实质性实施阶段、具有较好市场潜力和良好经济效益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财产权作为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信贷资金的贷款融资行为。这对于不少中小企业来说,犹如“雪中送炭”。
“目前,滨海新区已有泰达信用担保中心、新区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等5家新区金融服务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新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新区被批准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地区,推动华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落户自贸区,探索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知识产权商品化、资本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在获得专利质押贷款的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主要涉及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有3家企业专利质押贷款额度超过5000万元。
据介绍,今年,新区将继续推进科技及知识产权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对创新创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优化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环境,形成新区知识产权投融资便利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