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俗撞上“新规” “开门炮”下滑七成
每日新报记者 崔楠 王月焜 郝颖 昨天是正月初八,往年的这天,商户们为了图个好彩头,“开门炮”都会响彻大街小巷。可作为《天津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实施后的首个春节假期,今年的正月初八这天,外环线以内的其他区域均属于限制燃放区域。多路记者探访发现,旧俗撞上了“新规”后,虽然没能全面禁放, 但燃放鞭炮的商户只占了往年的三成左右。
大胡同:鞭炮不能放 电子炮代替
往年的大胡同商贸区,一到大年初八就炮声不断,大大小小的商户为了图个吉利,“开门炮”那是必须要放的。但今年初八,民警加强巡逻管制,这里的炮声明显变小了。有的商户还想出了用电子炮代替的主意。
“少多了,这一早晨都没听见几声响。”刚刚打扫店铺门前卫生的刘大姐跟记者说道,“今年我们就没放,一是怕挨罚,二来也是为了环保!”在刘大姐对面的一家做小饰品买卖的店铺里,老板拎出了两挂电子鞭炮,挂在了大门口,插上电源,虽然没有烟雾,但“噼里啪啦”地也挺热闹。“派出所年前就来宣传,不让放‘开门炮’。可开门第一天,没点动静又不喜庆。我就备了这两挂电子鞭炮,也算热闹热闹。”店主老王说。
昨天8:00至10:00,记者在大胡同商贸区的几条主要街道走访,偶尔能听见炮声,但并不密集。有的商户刚从屋里搬出了鞭炮,就被公安的巡逻车没收了。“恭喜发财,但按照规定今天不能放炮。”民警对商铺规劝道。记者发现,昨天大胡同路面上多了不少巡逻的民警和警车,也明显限制了“开门炮”的肆意燃放。
钢材城:仍是重灾区 减少了七成
每逢初八,都是黄河道和汾水道周边“钢材城”集中开业的时候。历年,各个商家为了图个头彩,会开展“鞭炮战”。一些商家会燃放数千甚至上万元的鞭炮。不过,昨天上午记者在这些地方看到,尽管还有商户燃放鞭炮,但燃放的商家和数量却只是往年的三成左右。
昨天8:30左右,记者在汾水道上看到,道路两边销售各种不锈钢板、钢管、钢材的小店都在陆续开门。从已经开门的多家小店门前可以看出,门前的空地上不仅看不到往年的“一片红”,甚至连一丝炮屑也看不到,显然这些商家都没有燃放鞭炮。但在一家名为“鑫鸿再发商贸有限公司”的店门前,却已经铺满了鞭炮。随着一名50多岁的男子点燃了鞭炮,一股浓烟不断向四周散去。看到有人拍照,该店一名中年男子主动与记者搭讪,询问拍照的意图。显然,他们对于“限放令”也是心知肚明。而在黄河道一家“世纪元金属材料经销有限公司”门前,刚刚燃放后的大片炮屑像是一层“红毯”。两名男子还在燃放禁止销售的“两响”。在附近的临潼路与渭水道交口,七八名环卫工人则在清扫一家钢材店门前的炮屑。
“这和往年比,可少了不少了。”一名清洁工人表示。往年初八,一上午都是炮声不断,几乎每家钢材店开业,都要放炮。不仅如此,这些店甚至是比着放。你要是放5000块钱的,我就放8000块钱的,最多时,一家大钢材店燃放完的炮屑,足足装了两垃圾车才运走。而今年燃放鞭炮的商家和燃放鞭炮的数量都明显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