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记者郑东红 天气日趋寒冷,市动物园已早早开始全面供暖,地暖、浴霸、暖气片,甚至棉门帘、大棉被,动物过冬取暖也是各有各的招。咱天津市民的供暖季未到,动物园已为怕冷的动物提前供暖,市动物园有关负责人介绍,动物园供暖周期一般是由头年的10月上中旬一直到来年的4月15日,有时甚至延长至5月底。园内长颈鹿、犀牛、大象等都属于热带、亚热带动物,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不及时供暖,它们也会感冒,流鼻涕。
珍禽异兽们因来源地和习性不同,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也分“三六九等”,因此过冬供暖也是“分级”对待。于是,饲养员们想了一招:分户供暖。象馆和犀牛馆的温度一般都控制在18℃至20℃,河马馆控制在18℃至22℃,猿猴馆里的气温则在22℃左右。别看长颈鹿最高,也别看亚洲象的皮厚,它们可是最怕冷的热带动物,在它们的馆舍使用了“双气”取暖设备。比如长颈鹿居住的兽舍墙壁上都密布着两排长长的暖气片,高处也装有热风机。“长颈鹿脚下有地采暖,并完全被暖气片所包围着,头上还有热风机,绝对不会受冻。”借用饲养员的话就是“三保暖”。
动物园里的动物,怕冷和不怕冷这两支队伍区分鲜明。北极熊老太太别看岁数大了,就是大雪纷飞,也敢去雪地里滚上几滚;狼、牦牛之类的“壮汉”自然也是不惧怕寒冷的,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蛇类需要单独供暖,而且光有暖气还不够,还得在头顶上吊大功率保暖灯,大白天也亮着。如果蛇感到冷了,就会到暖灯下趴一会儿。
从10月11日开始,园内的供热系统已经启动,进入了低温运行阶段。园内有两种供热形式,一种是燃气供热,一种是地热水供热,地热水供热分成两个系统,一条线路直接给暖气片供热,另一条线路通过机器进行热能置换,专门为地采暖供热。使用地热水循环方式,且园内设有6个二次加热站,保障动物的取暖需求。
最奢侈的要数河马了。河马馆的池子底下安有暖气片,如同鱼缸中的加热棒,池水温度保持在23℃左右。如果河马愿意,可以浸泡在24小时供热的水池里,无异于享受桑拿浴。
园内最怕冷的要数灵长类动物以及大象、犀牛、长颈鹿等。10月上旬刚过,猿猴馆、猩猩馆等率先启用了地采暖。园里还为所有喜欢席地而睡的动物们铺上厚厚的稻草、锯末垫被。饲养员还专门为猿猴馆加装24组热风机,每个动物兽舍前都有一台独立的机器,可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节。
细尾獴的住处设有地采暖。而且,细尾獴是挖洞高手,为了顺利越冬,小家伙们早早动手,在土坡上挖了大大小小许多洞,待在里面可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