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漫步在大街小巷,还是行驶在交通干道,或是歇息在社区花园广场,环顾四周,绿色成了津城的主色调。近年来,本市以市容提升与环境治理为主抓手,吹响了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号角。
位于南开区园荫北里东区与西区空地之间,栾树、白蜡、海棠、碧桃等乡土树种,与周围造型别致的花灌木、叠石、长凳相映成趣,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以前这里是地铁占用地块,现在成了小花园,绿化和布景造型多了,感觉每天生活在公园中。”看着家门口的变化,市民张奶奶欣喜地说。
小而精、小而美。张奶奶提到的小花园,就是改造后的“口袋公园”之一。“三分种七分管。我们根据园林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及时做好园林植物的冬季防寒,注意新栽植苗木和草坪的日常补水,对落叶乔木、花灌木、绿篱模纹和草坪进行日常修剪。同时,针对各类病害、虫害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做好基肥、追肥等施肥管理。”说起养护心得,公园养管工人张勇打开了话匣子。“十四五”期间,南开区扎实推进生态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截至2021年年底,共有绿地1355.59万平方米,树木111.21万株,绿化覆盖率逐年提升。
“请家长与孩子协作,在沙盘上用模具摆出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5月14日上午,河西区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内,“沙中有话·爱在倾听”主题亲子互动心理体验活动正在进行,心理老师范世超耐心地讲解着活动规则。大家很快进入状态,兴趣满满地沉浸在沙盘世界之中。一小时后,四组沙画诞生了。范老师邀请孩子们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引导孩子借沙盘摆位说出自己与父母的冲突误会,谈笑间冰释前嫌。一组家庭的孩子石榴,温柔地说出“不喜欢爸爸和自己乱开玩笑”,范老师耐心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父亲也若有所思。“今天我才意识到,自己平时教育孩子既严苛又不合理。”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会反思自己的日常沟通方式,用更科学的态度、更文明的家风陪伴孩子成长。
“绣花”功夫织文明,颜值内涵双提升。近年来,本市持续推进市容市貌与民风家风双提升。
“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区门,打防管控送安心;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这是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创新探索的‘五常五送’工作法,目前已在全市推广。宝坻区扎实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常伴,涌现出零彩礼、零仪式、骨灰撒海等移风易俗典型。”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本市持续建立市级宣讲、教育、文艺、科技、民政、农科、法律、卫生、体育9大资源服务中心,为基层群众提供点单派单精准服务;在各区建立“8+N”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学习宣传、文化健身、互帮互助、文明风尚“4+N”志愿服务队伍2万支,为全市深入推进文明实践打造“样板间”,让文明不仅成为城市的内在气质,更绘就出百姓的幸福底色。(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