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完成城市更新区域规模将达到15至18平方公里,预计项目总投资达1000亿元左右
确定“两线四区”作为城市更新重点区域,“两线”为海河轴线沿线地区和滨海沿线地区,“四区”为城市核心区、轨道站点周边地区、旧工业区、老旧居住区
初步划定城市更新统筹片区32个,以15分钟生活圈为基本依据,分为以拆除重建为主的城市更新统筹片区10个和以综合整治为主的城市更新统筹片区22个
从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滨海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日前正式公示。《专项规划》划定了城市更新重点区域,提出了近远期城市更新规模目标。到2025年,滨海新区将重点实施十大城市更新项目,总规模将达到15至18平方公里,预计项目总投资达1000亿元左右。
据了解,此次《专项规划》的范围为滨海新区行政辖区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83平方公里,包括5个开发区、16个街道和5个镇,其中核心区范围270平方公里。滨海新区确定了“两线四区”作为城市更新重点区域,“两线”为海河轴线沿线地区和滨海沿线地区,“四区”为城市核心区、轨道站点周边地区、旧工业区、老旧居住区。
《专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秉持新发展理念,遵循政府统筹、市场运作、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共同缔造原则,以规划土地政策创新为引领,构建“人口与产业导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未来社区营造”的城市开发新模式;坚持严守底线思维,不大拆大建、不过度房地产化、不破坏城市历史文脉、不增加政府隐形债,统筹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等工作。
《专项规划》重点围绕四大目标战略,划定城市更新区域。一是中心提质战略,为城市核心功能强化提供空间支撑。重点推进滨城核心、汉沽城区和大港城区更新;加快轨道站点周边用地更新。二是产业提效战略,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高质空间产品。加快对“两低一高一闲”的产业空间进行城市更新,即对土地投入产出效益低、土地利用强度低和环境能耗高的产业用地及闲置楼宇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工业区块线外加强创新型产业空间供给,完善城市生活和服务功能;工业区块线内植入产业邻里,向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转型。三是民生提优战略,为完善民生短板提供实现路径。优先推进民生短板突出和具有安全隐患地区的城市更新;以构建社区生活圈为导向促进城市空间与社区转型发展。四是形象提靓战略,为城市品牌形象提升提供实施抓手。积极推进海河沿线地区的城市更新;提前谋划滨海地区的城市更新。
《专项规划》初步划定了城市更新统筹片区32个,以15分钟生活圈为基本依据,分为以拆除重建为主的城市更新统筹片区10个和以综合整治为主的城市更新统筹片区22个。规划到2035年,滨海新区将完成城市更新区域规模40至45平方公里,完成城市更新资产投资总额5400亿元左右。
在以拆除重建为主的地区,《专项规划》提出,对于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建筑结构差、安全标准低等不具有保留价值的非保护性的老旧房屋,可在政府主导下实施拆除重建。鼓励对城镇范围内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和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小区(含单栋住宅楼)实施改造提升。
在以综合整治为主的地区,《专项规划》提出,对旧住宅区,建议通过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等方式开展综合整治,通过实施建筑外观整饰、环境美化、发展底层商业、加建电梯和完善配套等,改善居住环境;对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旧城区,以综合整治为主要手段进行保育、活化与复兴,注重环境保护与文化继承,保留传统街区和生活特色,并鼓励与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有机结合;对工商居混合等其他旧城区,以实现多元化商业、居住等复合功能为目标,调动业主积极性,鼓励业主与政府合作开展综合整治,优化功能布局,营造商业氛围,促使旧城区重新焕发活力。(记者 陈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