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有些特殊,受疫情影响,孩子居家时间增多,父母或祖辈和孩子在家中相处时间更长,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居家时亲子之间又可以做哪些更有意义的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陈玥给家长支招。
调整心态
一定要注重生活,生活即教育。学习,“学”和“习”别分开;教育,“教”和“育”也不能分家。“习”和“育”就是让孩子实践、经历和体验,要营造家庭环境,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包括劳动、运动、亲子互动和阅读都是孩子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家长要放下手机、放下电子产品,调整心态,与孩子一起享受家庭生活,想方设法让家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温馨。一些家长总喜欢说,“别的你什么都不用管,你就把学习搞好就可以”“大人的事小孩别掺和”,这就是把“学”和“习”割裂开的做法,也剥夺了孩子劳动和发表意见的权利。
在假期,家长更应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讲述成长故事;和孩子一起写家庭日记,记录家庭生活;和孩子一起采购年货、做大扫除、准备年夜饭、包饺子,感受迎接新年的喜悦……在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家长还可以利用假期,和孩子一起整理相册和视频,做一次温馨的家庭生活回顾,让孩子动手做电子相册或小视频,在春节的时候播放,全家人一起重温美好的时刻,既可以培养孩子的一项技能,又可以增加家庭的幸福指数。
学会自律
孩子长时间在家,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看手机看电子产品,让很多家长很焦虑,甚至天天要“死盯”着孩子,既耗费精力效果又不好。其实,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家长切不可用否定或威胁的语气指责孩子。比如,“你再看电视再玩手机眼睛就瞎了”“看看××家孩子学习多好,你只知道玩手机”……这种攻击性的语言方式,不但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律水平是由自尊水平决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指责孩子甚至攻击孩子,都是在破坏孩子的自尊水平和自律水平。
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家长就要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那么制定合理的假期计划非常关键。要帮助孩子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比如在作息方面,不用太“苛刻”,孩子想在假期晚起一会儿或者晚睡一会儿,都是可以商量的。只要设定好一个“底线”并不逾越,都是可以的。在安排计划时,要体现合理性,不要长时间从事单一活动,把学习时间排得太满。要把体育活动、家务劳动、游戏时间规划在内,并且穿插到学习时间中去,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律。(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