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小微企业起草修改合同、为村民化解矛盾、解决村委会与外来公司之间的纠纷……在天津市司法局结对帮扶的静海区沿庄镇东元蒙口村、北元蒙口村,帮扶组长杜鹃和组员们不仅帮助村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还利用专长在村委会成立法律服务点,为村民答疑解惑、化解纠纷。杜鹃说:“我们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同时也引导他们依法依规办事,在实现小康生活的同时,打造法治村庄。”
把关合同
村里有很多小微企业,在业务往来、土地租赁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签合同的问题。村民们法律知识欠缺,常常只知道签合同,却不会拟合同。杜鹃和组员们得知后,主动伸出援手给他们指导,不会写的帮他们起草,有合同的帮他们把关,从源头上帮村民规避了诸多风险。村里的一位大爷想把自家的厂房出租,但是对合同是“只闻其名、不知其详”。杜鹃和组员们帮大爷拟定了相关条款,然后一条一条地给他讲明白。到了签合同那天,帮扶组怕临时有变化,还专门派了一位组员全程陪同。有“明白人”在场,双方不仅能完全遵照法律程序办事,有了疑惑也能当场解决。
杜鹃告诉记者:“村民们缺少经验,有时合同中的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比如违约金定得过高,或者交易方式拟定得不够详细等。我们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梳理出容易产生纠纷的内容,向村民们宣传指引,把常见问题在合同中帮大家规避掉。”
实现共赢
杜鹃和组员们在帮助村委会调解纠纷的过程中,常常引入仲裁共赢的理念,通过释法明理、分析利弊,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多年前,某通讯公司租用村子的土地,搭建铁塔作为通讯基站使用。铁塔租地合同到期时,产权单位和村委会就续签合同产生了纠纷,双方各持己见,一年多都谈不拢。帮扶组得知后主动介入,杜鹃挨家挨户询问村民意见,做村委会的工作,给大家普及科学常识。另一方面,杜鹃与铁塔产权单位负责人进行交涉,给他们详算了拆装费、耗材费、再找适合建设的地方所需要的费用等。就这样,在帮扶组的调解下双方各让一步,最终达成和解,公司补齐了一年多的土地占用费,又续签了五年租赁合同。
耐心调解
在村里工作,有时会遇到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委会之间产生的矛盾,杜鹃总能及时出面调解,让大家恢复平静和谐的生活。杜鹃说,调解工作既要讲法理,也要讲情面。有一次,村委会让一户村民把家门口的堆物收进家中,村民说什么也不肯,双方产生了激烈矛盾。杜鹃随后展开背对背调解,一方面告诉工作人员,作为村干部要依法行事、控制情绪;一方面到居民家中以情入理地开导村民,环境好了大家心里都亮堂,如果做出过激行为,还可能涉嫌违法。因为杜鹃平时在村里有威望,村民对她的话都很信服,那户村民不仅收起了家门口的堆物,还主动向村委会道歉,双方握手言和。
有的时候调解也不能“就事论事”,还要拓展外围工作。傍晚时分,一些村民习惯来到村路边,借着路灯的光亮跳广场舞,车来车往沾了一身土不说,遇到性子急的司机还会偶发口角。杜鹃想着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于是,她带领帮扶组,协调村委会,争取到了镇政府的资金支持,在村里修建了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还安装上护栏,配置了灯光、音箱等器材,让喜欢跳广场舞的村民有了安全又宽敞的场地,大家纷纷为帮扶组点赞。(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