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以决战决胜的决心力度打赢结对帮扶攻坚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共有农村困难群众7.73万人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稳步实现“吃穿两不愁”。
今年上半年,市民政部门积极调整社会救助政策,先后放宽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的准入条件。实施低保群众渐退制度,对困难群众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分别给予6个月的救助渐退期,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同时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各项长效机制建设。
市民政部门一方面紧盯重点群体开展全面排查,完善困难群众发现预警机制。截至6月份,涉农区新审批社会救助对象2552人;另一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审批流程,全部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取消入户调查等环节,采取承诺制先行审批,证明材料容缺后补,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审批效率。此外还启动了临时救助绿色通道,方便了困难群众寻求政府救助,提高了救助时效性。截至6月份,涉农区发放救助金共计5.3亿元,临时救助0.75万人,累计救助金额1687.8万元;物价补贴4392.5万元;市区两级社会救助基金“一对一”救助410户,发放救助金310.9万元。
对于特殊贫困群体兜底保障,市民政部门组织开展了天津民政“筑基”工程暨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质量提升项目,出台了《天津市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工作指引(试行)》,切实加强对特困供养人员和重病重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照料服务,进一步增强特困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2020年上半年,全市共有17.9万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3亿元。
下一步,市民政部门将继续抓好困难群众经常性走访、救助帮扶等兜底保障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切实织密织牢社会保障最后一道安全网。(津云新闻记者段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