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医院作为本市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定点医院,目前已累计治愈出院91例。作为海河医院护理专家组组长,今年57岁的田丽担负起了海河医院护士的整体安排工作,虽然每天非常辛苦,但曾经奋战在SARS战场的她,责无旁贷。
田丽
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
海河医院护理专家组组长
第三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今年57岁的田丽一天也没有休息,在海河医院、津南医院以及三中心医院这3个地方轮流值守。天津在当下疫情中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冲锋在前的那些年轻医护人员,更离不开像田丽这样具有丰富医疗工作经验的老一辈医务人员。大家都在努力着,拼尽自己的全力守护着这座城市。
病人很需要人文关怀
“海河医院现在还有40多名病人,情况比较好了,前期有100多人时,重症病人也挺多的,确实面临了很多困难。”田丽介绍说,重症护士比普通护士从技能上来说更加全面,比如说要掌握呼吸机的使用,要掌握床旁血滤的使用,还有就是气管切开等专科性的护理技术。所以从护理质控的角度,海河医院首先派驻进去的都是重症护士。
“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在住进医院以后,除了病情外,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比较忐忑,负面情绪较多。”田丽表示,在她的带领下,海河医院制定了一些护理要点,特别是关于心理上的。因为病人从隔离点到被送进海河医院,病程的发展过程是逐渐变重的,这会让病人的心理发生明显变化,这样病人往往更加需要人文关怀。
说起人文关怀起到的关键作用,田丽举了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海河医院里,有两名病人特别不配合,医生就跟我们专家组护理部做了沟通,我们就调配了稍微沟通好一点的护士跟他去做沟通。”田丽说,当时她就派了三中心医院的重症护士冯维静过去护理其中一名病人。
当冯维静值班时,看到病人脸上的胡子已经挺长了,就主动给这名病人刮了胡子。“刮完胡子,看着镜子中清爽的脸庞,病人的情绪当时就好很多了,从那儿就是一个转机,然后这名病人就配合得很好了。”田丽解释说,所谓的心理疏导,有时并不仅仅体现的是话语上的关心,可能给病人倒一杯温度合适的水,或者给病人刮刮胡子,病人就觉得自己受到了关心,就很舒服了。在冯维静的护理下,现在这名病人已经从危重型患者变成了普通型。
76小时改造津南医院
除了每天下午要去海河医院参加专家组的讨论,作为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的田丽,还担负着津南医院的组建工作。“我们是2月2日凌晨收到的指令,帮助津南医院在2月7日前完成改造。”田丽介绍说,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津南医院都不具备任何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条件,但是经过76小时的努力,包括传染性疾病的病房,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以及穿脱防护服要分开的两条通道,都已经建好了。
此外,津南医院的建章建制,也都在田丽的指导下,很快完成。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消毒隔离、标本采集、标本取送这些细节,以及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的培训,都是田丽一条一条写出来的。
三中心医院有序复医
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三中心医院也在复医,让更多有需求的其他病人有病可看。
田丽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三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她这几天又为医院的事忙了起来。“我们医院在大院里设置了一个方舱作为预检分诊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它把病人按照4个流向给分开。”田丽表示,普通发热病人,会进到普通发热门诊诊室,比较危重的发热病人,安排进入比较危重的区域。另外疑似病人,要进到另外一个方舱隔离诊室,检查完后再安排进隔离病房。最后还有既不是内科,也不是呼吸道的发热病人,比如说外科的胆囊炎发热,妇产科的盆腔炎发热,会安排他们进入一个非内科的发热诊室。
上述4类病人,按照预检分诊就分成了4个通道,病人各自走各自通道,避免交叉感染。这样的一套流程,所有的护理人员应该做什么,包括岗位的设置、岗位职责流程等,都是田丽制定出来的。
三中心医院作为无陪伴医院,在疫情期间又做出了无探视制度,这也是田丽倡导的。“我们鼓励病人平时多用微信视频跟家属联系就可以了,有特殊情况我们会通过电话跟家属做沟通的。”田丽介绍说,尽量减少家属来医院的人数和次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除了对病人分层级管理,三中心医院把全院的所有科室也分了3个层级,田丽分别为这3个层级的医护人员制定了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比如说发热门诊是最高级别,需要N95口罩、隔离衣、护目镜,另外急诊和ICU也是比较有风险的,还有就是普外、肝外这些科室,又是另一个级别。”田丽介绍说,这些制度的落地和监管也很重要,她把这些工作都列成了督查的单独项目,然后派专人每天去巡查,看看落地的情况,然后每天的问题都要反馈到每天的部门。正是得益于科学而周到细致的工作,目前三中心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量,从最高峰期间的每天180人左右,降到了如今每天仅有几十人。(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