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津一病区有三名患者出院了,这是进入江夏方舱医院以来,第一次有我们的患者治愈。”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赵桂峰说:“我们负责救治的90多名患者中,现在没有一例转为重症,大部分患者复查CT都显示病情好转。”
天津援鄂治疗队合影
在武汉现有的15家方舱医院当中,江夏方舱医院是唯一一家由中医医疗团队整建制接管的方舱医院。在这里,医护人员采取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方法救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赵桂峰说:“通过验证,中医在退热、止咳、咽喉痛、食欲不振、乏力方面改善得比较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见效比较快。这次疫情,中医在很多方面体现出非常大的优势,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了。”
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立刻充满自信与勇气
2月10日,赵桂峰到达武汉疫情前线,经过两天的培训和紧急演练后,医疗队进入了江夏方舱医院主阵地。医院由原来的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改建,主要是中医特色,A馆共分为五个病区,四百张床位,分别由来自天津、河南、陕西、湖南、江苏的援助医疗队管理。新的B馆最近就要开放了,会新增加400张病床。
赵桂峰和同事合影
“我们分队全部是天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团队,有来自中医一附院、南开医院、中医二附院的60名医生,最近又补充了第二批中医一附院的15名医生,B馆开放新增加病床后,以后工作量会更大一些。”赵桂峰介绍,自从2月14日开始收治患者,津一病区目前有96张病床,两天内就收治满床。方舱医院主要收治轻症患者,有的患者从别的医院转过来的,有的从社区过来,有的从隔离点过来,病情发展情况复杂,救治任务十分艰巨。
赵桂峰每天早晨6:30在下榻酒店吃早餐,不到7:00他和队友就从酒店集体乘坐大巴车去医院。医院距酒店10公里车程,到达医院后,就开始各种准备工作:穿防护服、戴口罩、带护目镜,检查防护装备,保护好自己,前后至少需要半个小时。8:00进舱开始工作。“每天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的那一刻,立刻充满了自信与勇气。”
从上午8:00到下午2:00,正常一个班工作时间是6个小时,在舱里主要就是诊疗工作。患者从外面转院过来,首先是查房巡诊,询问患者之前的诊疗情况、用药情况、CT情况和病毒核酸检测的情况,治疗方面以中医药为特色,通过辨证施治。“给病人抗冠的汤药,有特别症状的患者,比如咳嗽、腹泻,我们还有中药颗粒剂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颗粒剂目前有四种不同处方,分别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
下午出舱以后,工作还在继续,比如病例书写、整理工作,以及各种协调工作。一个新建的医院,和成熟的医院不同,来自不同医院的医生在一起,有大量的人员调配、流程设置、药物输送、患者饮食等事务都需要考虑到。“以前在别的医院,医生只要管治疗就可以了,在方舱医院不行,患者生活也是医生和护士在管理。不光是治疗,还要考虑如何给患者一个更好的舱内生活。”
患者的情绪问题也要照顾到。有的患者来方舱之前,在外面就已经隔离了十几天二十几天,隔离那么长时间,会有一些焦虑、烦躁等情绪异常,医生也在帮他们纾解情绪。比如如何让患者的CT检查减少些环节,让流程更加顺畅,一路上怎么做好防护;有的患者穿衣、饮食都有特殊要求;有的患者有其他用药,怎么安排?事无巨细,这种细节上的工作都需要打理好。
早介入早治疗截断病势中医药发挥很好作用
“中医是一脉相承的,始终是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来武汉之前,我把吴又可的《瘟疫论》又看了两遍,从他的书中汲取精神力量。”赵桂峰认为,新冠肺炎在中医里属于瘟疫范畴,明代吴又可对瘟病的描述已经很完备,已经认识到其危害,并提出了新的病位“邪伏膜原”之说。能够总结出那么多治疗方案,尤其是那时没有防护措施,他去问诊治疗大量患者,在中医治瘟病方面,对包括后世的名医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的影响都非常大。
“中医有表里之分,就是尽量不要让病由表证进入里证。历史上有很多这种方子,如达原饮、承气汤、麻杏石甘汤等,方舱医院用的方药都是围绕这几个方子进行调整的。”赵桂峰表示,新冠肺炎和历史上瘟疫不一样,有的患者比较偏于中医说的表证,发汗就能解决,有一部分进入了里证,患者出现腹泻,有的大便干燥,中医就要通过一些“攻下”的方法,截断病势在体内的“传变”途径。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过程在逐步深入,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随时调整诊断治疗,把疫情及早控制住。
赵桂峰每日在病房中要做很多工作
进入江夏方舱医院的第一天下午,赵桂峰就收治了一位40多岁的男患者,他当晚发烧烧到39度多,病情严重。“查房时问他发烧几天了,他说我在家隔离时已经发烧6天了,我就马上安排他服用汤药,包括退湿热的麻杏石甘汤,和一些退烧止咳的中药,病情马上就控制住,转天就不烧了。”现在这位病人病情稳定,这几天正在安排做检测核酸和CT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就符合出院标准了。
“最担心患者从轻症发展成重症,到了重症和危重症,不仅治疗花费大,而且即使治好了,对患者损伤也很大,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国家各种医护力量投入,以及医疗资源占用都非常大。”赵桂峰认为,患者早期就要应用中医药,早介入早治疗可以截断病势,让轻症患者和普通型患者病情不再进展,更少患者进到重症危重症,中医药确实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现在,津一病区的病人住院都超过10天了,赵桂峰和队友们开始给患者复查CT。影像学检测显示,大部分患者都是肺部较之前相比在慢慢吸收,出现好转。“对抗病毒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物,用自身的抗体进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只要这批患者没有太大的变化,保持目前免疫力的状况,保持隔离状况,慢慢吸收,自身产生抗体,抗体出现,患者尽早转阴,不至于加重,肯定能缩短病程。”
赵桂峰也认为,中医发展到目前阶段,对于疾病的认识,必须要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古代对瘟疫的认识叫“厉气”,并不知道是病毒的感染。现在我们国家一周之内就已经把病毒核酸序列都搞清楚公布了。作为中医,既要继承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同时必须要学习现代科技,包括隔离防护的理念,先进的检查手段,继承同时也要发展。
情绪不焦虑心态很平和,这种心境对恢复有利
“医生不能只祛除患者身体的病,心理疏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在大规模瘟疫面前,会过度地放大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对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失眠了,吃不好饭,免疫力就不好,影响身体抗体的形成和抵御病毒的能力。”赵桂峰介绍,病区里开展了一些中医特色项目,每天上下午都安排病人做中国的“瑜伽”——八段锦,辅以穴位温灸、贴敷、耳穴,从中医整体观念上为患者调整脏腑,让他们吃好饭,睡好觉,心情舒畅,加快恢复。
赵桂峰等医护人员带领病人一起运动
病区里有一个网红“牙膏哥”,他把在方舱医院的一天生活画下来,从起床,护士发早饭,练习八段锦,量体温,发药,他记录了一天的整个过程,画得很好,他就是出院的患者之一。为什么他能这么快痊愈了?每次查房看到他的时候,都感觉他不焦虑,心态很平和,他热爱生活,每天要画身边的事物,这种心境对恢复非常有利。
保持平和的心态,需要医护人员的努力。“刚开始接诊患者的时候,每每看到病人那充满焦虑、不安、期待的眼神,我都会暗暗在心里为自己鼓劲:一定尽自己所能,用语言、行动和技术,尽快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得到恢复!医患之间虽然隔着厚厚的防护服,但我们隔离的是病毒,并不隔离关爱。
谈到报名来武汉的经过,赵桂峰只是平淡地说:“我觉得作为医生,这是职责所在。来之前,一直在关注新闻,我觉得我应该来,所以就报名了。我们来了以后,从患者脸上看到的,从他们的言语中体会到了‘安心’。那时很多患者住不上院,不少患者在医院急诊,甚至在家里隔离,他们看到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大夫,又得到很好的治疗,心里就踏实了。”
赵桂峰说,家人都比较支持我报名来武汉,肯定有担心有不舍,这是人之常情,但最后都坚决支持。“现在基本上都是我爱人在家看着两个孩子,每天我忙完工作以后跟他们视频一下,爱人说你放心吧什么都不用管。岳父岳母跟我们一起住,岳父身体不好,以前都是我去拿药,现在也说,你什么都不用管,就管好你自己,把防护做好,把当地患者尽快治好。”
孩子为赵桂峰画的漫画,支持爸爸的工作
他最惦念的还是孩子:“儿子上初中,说爸爸你去吧,在家平时都是我管他学习,我问他学习行吗?他说没问题,我自己就能学好;女儿4岁还小,在妈妈指导下画了一张画,给我发过来,她还不太懂什么是疫情,也说希望我早点回去,我说爸爸给患者治好病,把大病毒打败就回家啦。”虽然有对家的惦念、对孩子的不舍,但赵桂峰对自己的选择依然无悔,“看着这些患者在我们的治疗后能够一点点痊愈,我们的付出,值了!”他笑着对记者说。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海河传媒中心主办,津云新媒体承办的“天津战‘疫’中的感动”主题宣传作品征集活动已于2月14日正式启动。活动发起10余天,就已征集到近千件主题作品。目前,“天津战‘疫’中的感动”主题宣传作品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在投稿作品中,有深处湖北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也有坚守天津防疫一线的城市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讲述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描摹着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画像。征集活动将到疫情结束截止。(津云新闻记者王玮)
“天津战‘疫’中的感动”主题征集活动启事暨参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