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深红色的外墙在阳光下越发鲜艳。午休时进进出出的年轻身影三五成群,在办公区的一角,只有孟祥飞的办公室还开着门。“下午还要开会,咱们就在中午聊聊吧。”他对记者说。
我国超算技术近年来飞跃发展,孟祥飞加入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也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
“‘天河三号’原型机开始大规模应用后,就像爬山到了半山腰,路更难走,但登顶越来越近了。”孟祥飞说。
十年来,孟祥飞从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作为技术骨干加入超算中心,到成为应用研发部部长,担起最繁重的两大任务。从“天河一号”到“天河三号”,他带领团队向着更快、更强目标,在超算领域一步步迈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突破。
自去年“天河三号”原型机启动大规模计算应用以来,已经在基础前沿创新、产业创新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涉及国家12个重大创新专项领域、数十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80余家合作单位依托“天河三号”原型机,完成了大规模并行应用计算。
“目前,原型机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孟祥飞举了个例子,“现在有300多个团队在‘天河’上做新材料研究,我们正在打造‘高通量材料与计算一体化平台’,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新材料研发从微观原子到实物功能材料的全周期一体化模拟计算,这将大大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为下一步工业领域产业升级和先进制造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随着研发不断突破,孟祥飞的工作节奏也悄然发生变化。起初几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使用“天河一号”,他每年走访四五十座城市,参加上百场报告会,与各行各业用户对话交流。
现在,他更频繁奔波于北京、上海等地,往返于国家部委、各大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业内专家学者探讨未来计算应用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未来三到五年,在硬件领域,我国已经能够实现国产自主芯片的替代。更大的挑战是自主软件研发,这也是‘天河三号’研制成功后的重点任务,搭建各类平台,开发自主应用软件,为提高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
“如果说,最初求学阶段是为了实现个人目标的自我奋斗,后来在‘天河一号’的研发应用阶段,是为了实现项目成功的团队奋斗,那么现在,我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孟祥飞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那就是通过‘天河’的不断创新带动我国基础学科和产业发展,‘天河’不仅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个亮点,还要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载体和支撑,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向科技强国迈进。”(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