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前,记忆中的农村还是“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也有了明显改观。党的十九大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亿万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让“庄稼汉”成为懂生产技术、有管理经验、熟悉市场的“新农民”。今天,一大批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了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农民”,让新时代的中国农村焕然一新。
36岁的路宾是土生土长的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人,小时候经常跟着父母去地里干活,“说白了就是靠天吃饭,每天很早就得起床去地里干活,赶上农忙时中午吃饭都来不及回家,带着水和干粮,在地里一呆就是一整天。耕地、除草、浇地、制种……全部都是手工劳作。一年忙到头也收入不了多少钱。”路宾坦言,“每天风吹日晒真的很辛苦,那时候我就经常想,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头儿啊!”
2013年,迎新村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成立了迎新合作社,“我们风吹日晒、靠天吃饭的日子还真就熬到头了。”路宾笑着说。“合作社为了使我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学习提高。如今我已毕业于农业部举办的国家级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新型农民了,现在担任迎新合作社的办公室主任,也是合作社的正式员工了。”路宾所说的正式员工,就是每个月定期发工资,跟上班族毫无区别。此外,除了工资,每年年底合作社还会给迎新村的村民每人5000元分红。“比起以前辛苦一年家庭收入也就万儿八千的日子,现在真的不知强多少倍。”路宾笑着说。
“如今的工作环境跟以前也大不一样。现在都是现代化农业,在温室大棚里种植,温度、湿度随时可以调节,种什么再也不受季节的限制。工作方式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全部是智能化管理,无土栽培,水肥一体,营养液灌溉。除草、灌溉、施肥全部都是机械化,工作量大大减少。以前一个人最多种二分地,现在每人可以管理六七个大棚,每天能干好多活,特有成就感。最主要的是再也不用风吹日晒了,一线的农民多数时间都是在电脑前管理。以前都想象不到,能坐在电脑前种地。我相信,今后我们农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