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近些年,提起张家窝镇,津城老百姓脑子里最先冒出的关键词是:坐高铁、买房子、看花卉……2011年,天津南站落户张家窝。随着京沪高铁、京津城际等线路的接入,以及地铁3号线的开通,南站已成为津城铁路客运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南站的发展,为张家窝的城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驱车行驶在枣林大道,路两旁环境优美的商品房住宅小区错落有致,宽敞整洁的街道、高覆盖率的园林绿化,街心公园、运动广场、滨水绿廊……随处可见,生态宜居的感觉扑面而来。如今在张家窝,生活着一群“双城镇民”。他们在这里买房置业,在北京上班工作。家住万科四季花城的刘娟就是享受这种“双城生活”的一员。
“以前在北京租房子,通勤时间最快也要个半小时。现在开车五六分钟到南站坐高铁,早上7点多出发,9点多到单位打卡,甚至比有些北京同事到得还早。这边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也很好,生活舒适度比在北京高。”刘娟说,很多邻居和自己一样过着“双城生活”。“大家还建了微信群,下班相约一起买高铁票回家。”
和刘娟这样的“新镇民”相比,土生土长的老镇民王玉年,谈起张家窝这几十年的变化,更是感慨万千。71岁的他种过地、干过村支书、当过村办企业负责人……谈起改革开放40年,他的经历也见证了这段历史。
“倒退几十年,张家窝别说宜居了,化工污染可是远近出了名的。”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市区化工厂外迁至此,张家窝镇兴起了办化工厂之风。“最多的时候一个村就有30多个化工企业。”王玉年回忆说,“那时候村民哪懂环保,家家户户都去化工厂挑废油。家门口堆个油池子,生火做饭都烧废油泥。烟囱里冒黑烟,落下来的渣渣,弄得院里养的鸡连鸡毛都是黑的。”
到了90年代,镇里的化工企业陆续关停,小城镇建设随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94年,张家窝镇被确定为天津市小城镇建设试点,在全国率先实施“三集中”发展战略,即“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种田能手集中”。从那时起,张家窝镇悄然发生着改变……
进入新世纪,村民从小平房陆续搬进了楼房。 生活条件改善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摘掉了“化工污染”的帽子,张家窝镇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特色农业上。规划面积1万亩的农业产业园区建了起来,成立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了11个国家和天津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培育出了名特枣、花卉、食用菌、有机果蔬、园林园艺5个主导产业,园区年产值达到5亿元,被评为天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过去种玉米、麦子,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种花,收入一年一个台阶,这些年涨了几十倍。”在花卉种植基地,东琉城村村民刘树坤向记者展示了上万株含苞待放的蝴蝶兰。4个智能温室花棚、4.5万株蝴蝶兰,刘树坤感慨自己种了几十年地,没想到如今当上了种花老板。“要说人们生活水平真是提高了,现在买花的人越来越多。还有,最主要的是镇里的环境变化太大了。空气好、阳光足、水质好,才能养好这么娇气的花。”
“改革开放40年,张家窝经历了为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生态环境的旧时期,如今将生态宜居作为城镇建设的新定位。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8%,打造出了城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格局。”张家窝镇党委副书记于传子说,“去年,镇里拿出了大量资金为所有户籍人口上了养老保险,村民的后顾之忧少了,村集体的收入逐年增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