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
“那位妇女天津口音,穿着得体,衣服也都挺干净,我们分析,她就是本地人,走失时间不算长。但她回答问题时,有些语无伦次,毫无逻辑可言,我们分析,她可能是智力残障人士。”闫世威告诉记者,在与这位妇女沟通中,他偶然发现了一个细节,“她说自己育有两个闺女时,‘闺女’发成了‘闺妞’的音,这是西青区李七庄一带独有的口音。”最终,救助站以这个细节为突破口,很快帮她找到了家。
今年58岁的闫世威,是市救助管理站安置教育科的查询员。“我在工作中接触的多是因为流浪、走失的在津受困人员,他们中绝大多数为智力残障或精神障碍人士。”闫世威告诉记者,面对这些走失人员,在多年的工作中,他总结出一套“望闻问切”的四字工作法。
“‘望’就是通过观察受助人员外貌、长相、身材、衣着,分析他的走失时间,流浪时长;‘闻’就是通过听方言、辨口音,辨别受助人员的家乡籍贯;‘问’是通过与受助人员聊天,了解他家乡的具体方位,有何标志性建筑物或风土人情;‘切’是通过安全检查等流程,辨别受助人员身上携带可供确定籍贯的蛛丝马迹。”闫世威告诉记者,他听得出上百种口音、方言,还阅读了大量历史书籍和地方史,包括历史上种族迁徙、家族流放以及姓氏演变等知识,总结出各类经验,为帮助受助人员更迅速更准确地确定家庭地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业30年来,闫世威已经帮助将近3000名在津流浪、走失的受助人员回家,成为同事眼中名副其实的“救助神探”。“面对身份不明的流浪人员,不抛弃、不放弃,主动上手,用爱心、细心、耐心开展工作,我们要以此展示天津民政人的责任与担当!”闫世威说。(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