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华大学博士生滨海新区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通过6周的社会实践,24名同学共完成科研项目20项,解决了31项技术难题,产生的经济效益保守估计在30万元以上。
在实践总结会上,大家展示了实践成果。卢秋宇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他的课题需要对现有生物检测仪器的外观及操作界面进行优化。他从“产品使用场景及用户画像”“绘制软件与逐级交互流程简图”“用户体验优化”“整体视觉方案设计”“用户界面绘制”等多个方面展开,最终圆满完成实践课题。薛崇则向大家展示了他在常源科技公司开发的一款用Gazeb做模拟仿真、用ROS平台做编程控制的工业机器人模拟仿真软件。该软件通过模拟机器人运动状态,为实时控制实体机器人打下基础,节省调试成本,提高调试效率。
据了解,清华博士生社会实践滨海新区支队的24名同学通过6周的社会实践,共完成科研项目20项,解决31项技术难题,产生的经济效益保守估计在30万元以上。此外,申请专利2项,撰写论文2篇,完成外文翻译1万字,撰写调研报告超过12万字,开展讲座或培训会22次。同学们还与超算中心协作,在滨海工业云平台上搭建“启真湖畔,水木清华”高校社会实践展示平台,全面地记录支队成员在滨海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