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
昨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也是清明节“正日子”,我市如期迎来祭扫高峰。据殡葬部门统计,昨日,全市各个殡仪服务场所共接待祭扫市民35万余人,车辆3万余辆,今、明两天仍将保持祭扫高峰状态。殡葬部门建议市民错峰祭扫,不必“扎堆”赶在上午出行,可以选择下午祭扫,全市各个殡仪服务场所接待时间到下午4点半。在缅怀逝去亲人的同时,也有一些人不忘先烈,昨日,市烈士陵园共接待12场团体祭扫,许多市民也是自发前往。
春雪过后的津城,虽然有一些寒意,但并未影响人们出行祭扫。昨日早上不到7点,市第一殡仪馆外就已经出现车行缓慢的情况。采访中记者发现,相比往年,市民携带的祭扫物品变得简单轻便,少了一兜兜纸钱,更多的是一束束鲜花。不仅如此,在文明祭奠区祭扫的市民越来越多,在焚烧箱烧纸的市民越来越少。无论是集体共祭,还是时空邮箱、天堂寄语墙等,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追思观念在改变,吹来的是一股清新之风。
近年来,每到清明节,很多逝者家属除了祭扫,也会借着这样的日子,为逝去的亲人换一种安葬方式。据殡葬部门介绍,我市推行的节地生态安葬由当初的“少人问津”到现在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昨日,天津憩园举办的“不立碑、不留名、土地循环利用”的免费节地生态安葬参与家庭80户,共为110具骨灰进行了深埋,逝者骨灰放入可降解骨灰盒内,埋入土中,3至6个月骨灰将随着可降解骨灰盒一起融入泥土,与大自然真正融合到一起,安葬的区域土地可以循环利用安葬骨灰。“我们是2016年推出的节地生态安葬,当时参与的家庭不到30户,今年报名参与的情况非常火爆,为了满足需求,我们改变原先只在清明节举办节地生态安葬,平日只要达到80户,就可以举办一次节地生态安葬。”天津憩园副主任孙中明说。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先祖的日子,也是缅怀先烈的日子。从市烈士陵园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已相继举行216场次集中纪念仪式,接待人数近4万人,预计清明节期间,接待量将突破5万人。(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