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评论员 张立平 市环保局日前印发通知,将向社会检测机构开放监督性检测市场,具备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资质的第三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也可以参与VOCs排污费征收执法监测工作。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环境监测不再由政府部门全盘包办。
受益于需求的驱动,当前,大量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运而生。此次检测市场的开放,为市场造出了一块诱人的“蛋糕”。对于第三方机构来说,这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切蛋糕的甜蜜,也将有淘汰赛的激烈“竞技”。换句话说,蛋糕虽有,但也只为“会吃”“能吃”的人准备。
什么样的企业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呢?我们看到,监督性检测市场开放后,部分检测任务的承担者从“环保站”转移到“某公司”,从形式上看,责任主体变了。但从另一方面看,无论是谁来监测,环保事业的宗旨并没有改变,其目的依然是为百姓健康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只有真正对政府负责、为百姓发声、提供真实可靠数据,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眼里只有“蛋糕”,内心没有使命的企业,不可能成为赢家。
检测市场向第三方社会机构开放后,各级环保部门也不仅仅只是个“买单者”。当前,环境检测社会化已成为环境监测事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各级环保部门的一个要务是“放权不放任、放手不甩手”,虽然权力“减码”,但管理更要“加码”,积极稳妥推动环境监测市场化进程,严把准入关,引导企业完善自律机制,建立问题企业退出机制……唯有如此,社会机构才能真正成为“环保池”里的一条“真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