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菊花、一个鞠躬、一句寄语……日前,由滨海新区寨上街铁坨里和坨南里社区举办的清明公祭活动在汉沽滨河广场展开。在精心布置的公祭点里,超过600位居民通过各种祭奠形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打造绿色生态清明节。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参加公祭的有满头银发的退休老人、年轻时尚的公司白领,有世代居于本地的市民,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务工人员,有的市民还把故去亲人的照片拿到现场祭拜。他们每人胸前都别着一个黄丝带,依次领取一朵菊花,并在一条小红绸上写下自己想对亲人说的话。伴随着哀婉的音乐,社区工作人员充满感情地诵读祭文和“文明祭奠倡议书”。在全场默哀一分钟后,参加公祭的居民依次上前,将菊花敬献到公祭台上。
“爸妈,我们就不去墓园打扰您了,在这里给您献束花,送个平安灯吧。”家住坨南里社区的杨阿姨一边献花,一边说道。她随后对记者说:“我很想父母。但心意到了,在哪里祭拜都一样。”
在公祭台两侧分别是“承诺墙”和“追思墙”。“承诺墙”上写满了市民坚持文明祭扫的承诺,而“追思墙”上挂满了居民写着哀思之情的卡片。
“岁月至今,思念绵绵。妈,我跟爸很想你,你在天堂过得还好吗?”35岁的李琳将一张写着对母亲思念之情的卡片挂到“追思墙”上后说,“春节前,我把爸也接到汉沽了,现在他过得很好,每天都在小区锻炼,还交了几个棋友,您放心吧。” 李琳告诉记者,她是山东庆云人,大学毕业后来汉沽工作,如今早已在这里安家落户,三年前母亲因病在老家去世。她说,自己是第一次用这种形式祭拜母亲。
“这样的公祭活动很好,一束菊花、一张卡片寄托了我们对先人的哀思,既生态又文明。”铁坨里社区居民刘建国说,以前总觉得清明不去上坟有点说不过去,现在开始转变观念了,“祭扫不一定非要到坟地去烧纸钱、放鞭炮,绿色环保的方式应该值得推广。”
铁坨里社区主任张月萍告诉记者,开展社区公祭活动旨在引导人们不随处乱烧纸品,用鲜花替代烧纸、用鞠躬施礼代替磕头跪拜,并最终达到无烟火污染、无鞭炮噪声祭扫的目标,为治污减霾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