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小学生作文充斥“网络成语” 滥造词语误导孩子

11月27日,广电总局发文规定: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不得使用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此举得到广泛赞同。

生造的词语对孩子们影响有多大?一位小学生家长,说她的孩子写作文完全分不清规范用语和网络上生造的词语间的区别,最多时一篇400字的作文用了28个“网络成语”。市民闫女士介绍,她家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最近说话满口“十动然拒”、“喜大普奔”等大人听不懂的网络词汇,语文成绩骤降。一问之下才知,孩子觉得网络成语有趣、流行,还用零花钱买了本《网络成语词典》,原本想在同学中炫耀自己,没想到一段时间下来经常把错误的成语当成正确的来使用,完全分不清正误了。

遏制生造词语之势

市民张涛:现在网络新词不断涌现,其中不乏“APEC蓝”等传递正能量的新词,丰富汉语词库。但是,如“喜大普奔”等通过缩略、拼装而形成的网络成语,不符合成语的结构特点,在表意上也十分不明确。媒体和正规出版物应该坚决制止随意篡改、乱用成语的情况。

网友“思思李”:成语本身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肆意乱用和更改成语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现在网络成语泛滥,竟然还有好事者编辑所谓的网络成语词典误人子弟,这种情况必须得到遏制。

营造汉语规范语境

大学教师赵文颖:人是环境的产物。现在青少年上网人群的比例非常高,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具有渗透教育功能,含义简陋、内涵粗浅的网络成语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缺乏营养。我认为主流媒体肩负着文化普及和传承的重任,规范网络用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网友“马良”:青少年正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对错误的成语、用法缺乏辨识能力,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上滥用网络用语,必然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误导。

净化网络语言文化

社会学家张宝义:网络已成为广大网民汲取知识、增长才干、娱乐生活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反映网民道德水平的一面镜子。文化是可以自我净化的,低俗的网络成语应该被淘汰,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