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新秀居小区广场舞队成为社区一道风景
每日新报记者 任悦 晨光微明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集合在广场上扭动身躯;夜幕降临,他们的身影又出现在空地上、公园里,开始舞动激情。“广场舞大妈”的称号这几年在全国叫响,而叫响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点“负面”。广场舞大妈总是与纠纷、占路、扰民等等事件联系在一起。
中老年人需要广场舞,不参与的人又对它有意见,怎样协调双方的关系呢?今年,市妇联在全市各区县打造了100个绿色健身站点,给参与健身的人员配备低分贝音响,使场地四周的音量符合环保标准,在解决扰民问题的同时,也使文明健身、绿色健身成为新风尚。大妈们的广场舞能不能跳得所有人都满意又幸福?
广场舞要想跳 先“躲”着年轻人
早上10点,和平区新秀居小区广场的长椅上已经坐了不少大爷大妈,大家等待着;“今天的舞蹈还没开始呢?”居民们现在都把社区里那些跳舞的阿姨看成了一道风景,出门买菜的,带着孩子晒太阳的,都得看会儿她们跳舞才回家。
57岁的滕润梅阿姨带着四五十位大妈跳起来了,音响的音量就是人耳听到比较舒服的音量。大妈们说:“跳舞的音乐就是给个节奏,用不着音儿太大,这都是一种习惯,有的人认为把音量弄大了才有气氛,其实,气氛是在精神劲儿上。”滕润梅是新文化花园社区巾帼文明健身队的队长,她说:“一提广场舞大妈,好多人先想到扰民。其实不至于,咱都为别人想一想。为了跳舞的音乐问题,我们做过好多次试验,在楼下放音乐,大家分头在各个楼层、区域感受,是不是吵。我们甚至还找到了小区外对面楼的老人,问她们是不是会被吵到。最后定下来的这个音量,就是跳舞的能听到,邻居们不会被吵到。”除了音乐的音量,就是时间的安排,这个社区的大妈们选择了每天10点左右跳,而且,晚上不跳,周六日不跳,遇重大考试的前期不跳。大妈们说:“这就是‘躲’着年轻人,让孩子们安静地休息,等他们上班去了,咱们再跳,干嘛非和孩子们对着干啊!”大妈们这么一“躲”,年轻人现在都支持大妈们。有时候,年轻人休息在家,也跟在大妈们的队伍后边运动运动。社区的妇代会主任胡惠英半开玩笑地说:“谁说年轻人和广场舞大妈们是水和火,原来他们是阳光和花朵,大妈们知道疼孩子,孩子们知道理解大妈,就好了。我们支持大妈们跳绿色广场舞,跳出正能量,对个人和社区都有益。”
广场舞跳好了 舞伴儿间互助
64岁的吴佩华阿姨走路的时候都抬头挺胸地透着个精神劲儿,不知情的人还真不知道,吴阿姨腰上有6个钢钉支撑着伤损的腰。就是这样,吴阿姨也每天按时参加健身队的活动。她说:“我是一天都离不开这些老姐妹,好多人都纳闷儿,这广场舞有嘛魔力啊,天天非跳不可。这魔力就是跳了可以身体好,而且,这里边有跳舞的姐妹们的支撑。”吴阿姨做手术的时候,健身队里的姐妹们都轮班照顾,有在医院里守着的,有在家里给做饭的,出院以后,有在家陪护的,有“监督”她康复训练的。所以,吴阿姨痊愈得很快。
在新文化花园这个健身队里,互助养老已经成为跳舞之外的一种有益尝试。滕润梅说:“队里年龄最小的50多岁,最大的都84岁了。大家彼此关照,让儿女们省多少心啊!”现在,不论是谁没到队里来参加活动,大家都赶紧去看看,有生病的,大家轮流照顾,有心情不好的,大家彼此开导。前些天,有位阿姨因为家庭矛盾心里不舒服,对家庭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家人的日子眼看要散。队里的阿姨们就分头安慰她,劝解她的家人,拉着她参加活动,还把参加市里比赛订服装的事儿也交给她,阿姨一忙起来,心情也好多了。家里人听了大家的劝说,也自己检讨错误,日子又过得甜美起来了。
人们都有一个疑问:“大妈们都跳广场舞,大爷们都去哪儿了?”原来大爷们都在做后勤保障,还为互助养老尽自己的力量。滕润梅的老伴儿就是个电工,谁家电路坏了,滕润梅就让老伴儿“出马”。现在也带动了不少“幕后大爷”,这个会修水管,那个能讲中医,有的能写会画,有的擅长烹饪……大家也组织起来为社区的邻居们,特别是老年人服务。大爷们说:“她们跳舞跳得高兴,让家里的气氛都愉快,我们干嘛不支持啊,我们能做点事,也觉得自己挺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