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2月23日,晴。现在是早上9点30分,走到医院门口,我抬头看了看天空,白云朵朵,晴空万里,我想着,这或许将成为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天。
我叫张全(化名),是东丽区消防救援支队一名普通的消防员。我的生活一直很规律,出警,归队,训练,整理器材,休假,陪伴妻子和孩子,这样的生活我过了十五年。几天前的早上,我接到了天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这个电话打破了这份平静。“您好,请问是张全先生吗?”“是的,请问您是?”“张全先生,您好,我们是天津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之前给您做过回访,您在2021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现在有一例血液病患者和您配型成功,请问您还愿不愿意捐献?”“这样啊,真的吗,我跟一个人匹配成功了?我能先具体问问捐献流程吗?”我假装平静的询问着工作人员各种问题和在捐献期间可能会遇到的状况,努力的掩盖着自己内心的惊讶,其实此刻我内心早已有了答案,那就是——我捐!
在细致的了解了整个捐献流程后,我终于在一天后见到了和我通话的天津红十字会的石老师(化名)。她不断反复的跟我确认,我是否愿意捐献。我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同样的问题要问那么多次,她不好意思的笑笑,说出了这其中的原因。“捐献者在进行捐献准备的时候,我们的患者也在同时进行着移植前的准备,之所以会和捐献者反复确认,就是因为如果此刻捐献者在捐献过程中反悔了,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打击。大部分的捐献者都是很坚定的,但偶尔在捐献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分歧,比如家庭意见的不一致会给捐献带来很多困难,而捐献者的反悔对于患者来说,就像是黑暗里马上就要见到的曙光“唰”的一下消失了,不论对于患者心理还是生理的影响都很大。况且,非亲缘之间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患者能够等到成功的配型很不易,有些患者还没等到移植就因为病情发展去世了,非常遗憾,所以要和您反复确认捐献意愿。”我看着她略显泛红的眼眶,忽然发现,我正在做一件对我人生影响非常深远的事,而我的坚定,更像是一只盘旋在天空的秃鹰,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后,变得更加坚强和笃定。
我已顺利入院,被安排在了病房内,会有医生来定期给我测血压、问诊、抽血等一系列的检查。下午的时候给我的左上臂打了第一针动员剂,医生说,这就相当于给我的身体里注入了一针活跃分子,使我本身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增多,会有一定的反应,如果哪里不舒服及时跟医生说。晚饭过后,我跟医生反馈一切都好,暂时没有任何不适。由于是“供患双盲”原则(这是红十字会对于捐献者和患者的隐私保护),对于患者的信息,我了解的很少,只知道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情况很危急。晚上的时候,我和妻子孩子通了视频电话,大儿子问我,“爸爸,你是真的救了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小女孩吗?”我说是的。他又问,“那她在哪儿?为什么我没有看到她?”我笑了笑,说,“我也不知道她在哪儿,也许她就在某个城市的某个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等着爸爸的小细胞赶紧去帮助她呢!”
此时此刻,我闭上了眼睛,幻想着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爱不爱笑,喜不喜欢臭美,想到我的大儿子今年也六岁了,也许,从决定捐献的那一刻起,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我又多了一个女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