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好心人,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是您的出现带给我们这个小家庭无限重生的希望,那是一个小生命对未来生活的渴望,那是一根父母拯救孩子的救命稻草,因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根、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啊!”捧着手里的感谢信,小韩热泪盈眶。
为生命续航 义无反顾
感谢信中所说的好心人便是家住天津市宁河区的“95后”青年小韩。2014年,小韩自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发展,先后开办了养猪场、菜鸟驿站和超市。不久后,生活顺遂的他又结识了自己心爱的女孩,善良的小韩生活更加美满。
小韩和妻子都是极富爱心的年轻人,自2015年起,每年都会参与献血,5年来,小韩累计献血达2000毫升。2015年两人更是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储存下“生命火种”,源于此,也开启了小韩一段不平凡的捐献造血干细胞之路。
2021年7月22日中午,一通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打破了小韩平静的生活。
“当时,市红十字会的同志告诉我,通过高分辨配型检测,确定我为一名患有血液病的两岁小孩最佳捐献者,这个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小韩回忆说。
他知道造血干细胞能匹配成功的概率极低,自己有可能挽救另一个生命,他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他抄起电话,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然而,兜头就是一盆冷水。
“不行!坚决不行!你刚多大啊!万一对你身体以后有影响呢!不能捐!”因为不太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怎么一回事,爱子心切的小韩母亲极力反对。
挂断电话的小韩百感交集,坐在沙发上,他一根烟接着一根烟地抽,他理解母亲的心情,可他更想帮助另一个生命,看着在地上健康玩耍的儿子,想着还在病床上等待生命希望的陌生小孩儿,小韩坚定地按灭烟头。
最终,在市、区红十字会的耐心解释下,小韩母亲终于放下了心。8月27日,在经过了详细的体检后,小韩通过检查正式入院,开启为期五天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之行。
“说实话,住院的感觉真不好受。”小韩说。
一方面因为疫情影响小韩不能离开医院,只能在楼道里走动,对于活泼好动的小韩来说十分煎熬。另一方面在医院里的所见所闻都让小韩感触颇深。
“在医院里见了太多血液病的病人,尤其是小孩子,看着他们眼里绝望和无奈的眼神,太心疼了。想着跟我匹配的小孩也在因为生病而受罪,我就想赶紧采集,最好能立刻帮她。”小韩说着,眼眶又湿润了。
8月31日上午8点起,小韩几乎一动不动地躺在采集床上,两只手臂都扎着粗粗的针头,鲜红的血液从左手臂流出,通过采集器的运作一点点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再通过右手臂回输到体内。4个小时后,1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终于成功从血液中分离出来。
尽管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小韩的两个手臂变得僵硬酸胀,但捧着这来之不易的血袋,他无比欣慰高兴,这是满满的生命的希望。那一刻,小韩仿佛已经看到患病的小女孩重获了健康,笑着跑着奔向美好的新生活。
就这样,小韩又多了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身份——宁河区第6位、全国第1189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将爱心传递 生生不息
小韩家经营着养猪场、超市和菜鸟驿站,养猪场有母亲和姐姐帮忙,超市只有小韩和爱人照看,菜鸟驿站也是一直人手不足。小韩住院之前原本想把超市先停业几天,等回来之后再营业,虽然有一些经济损失,但总不至于让爱人太辛苦。
区红十字会在主动了解这些实际困难后立即采取行动。
“小韩是去献爱心做好事,我们要全力帮忙,为他免去后顾之忧。”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卫红说。
区红十字会6名工作人员齐上手,联合市红十字会的4名工作人员,每天排班,确保不断流不空岗,接力成为了超市和快递点的服务志愿者。
“在保证区红十字会业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我们轮流到超市和菜鸟驿站,帮忙摆货物,收拾卫生,陪小韩的爱人聊聊天,给她宽宽心。”刘卫红说。
有了市、区红十字会的帮忙,小韩在医院也很安心。
“听我爱人说,红十字会每天都有人去帮忙,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我们真挺过意不去的,人家要上班,下了班还要到我们店里帮忙,一盯就到半夜。”小韩说。
从8月27日开始,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张硕每天晚上下班之后,就立刻赶到小韩的超市帮忙,总是要忙到接近凌晨,清点货物、打烊后才匆匆回家。虽然辛苦,但张硕感到很充实。
“我们做的这些都是小事,不算什么。小韩的善举让我深受感动,他在前方救人,我们就尽力帮他守好大后方,能为他做点什么,我也觉得像是自己在做好事儿。”张硕笑着说。
无私奉献令生命充实美丽,互相关爱让社会温馨和谐。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了小韩人生中一段意义非凡的体验,他所展现的社会担当和爱心责任也值得社会各界学习。
“下一步,我们将与区委宣传部一起,组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集中采集活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号召全区更多的人以小韩为榜样,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中。更多的人加入,就为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贡献更多的希望和力量。”刘卫红说。(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