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一直以中华文明的符号被世界所熟知,天津博物馆新展“瓷都芳华──馆藏明清景德镇窑瓷器展”开展近一个月以来,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参观“打卡”,近距离领略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出245件(套)文物
景德镇古称昌南,因北宋景德年间烧制精美的瓷器而得名,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窑始烧于唐代,兴于宋元,明清时期由于御窑厂的建立,促进了景德镇窑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一枝独秀的格局。明清时期景德镇窑享誉中外,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瓷器贸易达到空前繁荣。
天博馆藏瓷以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瓷见长、藏品丰富、精美成序。此次展览共甄选245件(套)文物,分为绚丽多姿──彩瓷、色彩斑斓──颜色釉瓷、中西交融──外销瓷3个单元,涵盖7个专题、26个品种;展出一、二级文物100余件(套),其余均为三级文物。其中,“清雍正款青花红彩云龙纹盘”“明宣德款洒蓝釉暗刻云龙纹钵”“清乾隆款粉彩山水图板沿盆”等20余件文物为首次与观众见面。策展人崔伯鉴告诉记者:“明清景德镇窑瓷器收藏是我馆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古玩收藏市场的一大热点,受众面广。我馆如此大规模、高质量的集中展出明清景德镇窑瓷器,尚属首次,体现出天博的收藏实力。”
官窑瓷器工艺精美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文物中,官窑瓷器占比七成以上。记者走进展厅,眼前这些珍贵的瓷器走过历史的浩瀚,见证时代的更迭,如今它们汇集一堂,用自己独特的“密码”向世人“诉说”其背后的故事。
展厅内,一件精美绝伦的珐琅彩瓷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崔伯鉴介绍,这是馆藏一级文物“清乾隆款珐琅彩宝相花纹瓶”,此瓶口部、肩部描金彩,颈部绘朱红色条状螺旋图案,腹部施胭脂紫釉并绘三组宝相花纹,颇有锦上添花的效果,寓“百花呈瑞”之意。足内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方款。色彩饱满润美,富丽堂皇,体现了宫廷崇尚富艳华贵的审美风致,代表了乾隆时期彩瓷的工艺水平。
“清雍正款粉彩八桃过枝图盘”也是此次展出的重要展品之一。盘心粉彩绘一枝桃自盘里延伸至盘外,盘里五枚桃子、三只飞蝠;外壁三枚桃子、两只飞蝠;枝叶硕果累累,摇曳生姿,蝙蝠翩然起舞,寓意福寿双全。构图色彩淡雅柔丽,阴阳层次分明,如同一幅没骨花卉画,是雍正粉彩中的珍品。
“二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琳琅满目、制作精美的瓷器在展厅内交相辉映,收获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市民尚家勇是陶瓷器收藏爱好者,此次来天博已经是“二刷”这个展览了。他指着“明宣德款洒蓝釉暗刻云龙纹钵”这件文物,告诉记者:“洒蓝釉色是明宣德时首创的品种,为明朝一代所独有,传世品极少。此次展出的文物可谓件件是精品,造型别致、纹饰精美、色彩丰富、工艺水准很高。从中既能感受到古代皇家韵味和时代风貌,同时也可以看出古代民间生活的多姿多彩。”
“众多的传世瓷器珍品,是我国物质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崔伯鉴说,“展览让观众欣赏精美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明清景德镇窑的发展脉络,以及装饰工艺和时代特征的演变规律。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展览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使之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