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津将深化打造百姓身边的“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药服务。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截至去年底,天津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慢病康复、未病先防,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于中医“治未病”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建设“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被写进《天津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今年,依托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健康部门启动了入户为居民提供治未病的相关医疗服务,简单说,就是让中医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提供干预调理、慢病随访等。史巡正,是河北区康桥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中医,以往,都是在社区医院坐诊。从今年开始,他加入了家庭医生团队,对居民健康进行回访,提出健康建议。不过,像史巡正这样的基层中医医生,在河北区只有64名,而家庭医生团队有130个,无法保障一一对应。患者多,需求量大,为了补充缺口,市、区两级依托中医“医联体”,组建中医队伍下沉社区,补充基层力量,并制定中医针灸等方面5-10种规范化诊疗方案,让每个家医团队,都能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建立中西医结合基层诊疗体系。
中医诊疗力量提升同时,硬件也不断改善。今年,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国医堂,申请提档升级为“名医堂”,除了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熏蒸等康复理疗之外,还计划增设专门的康复科、治未病科,开设规模化诊室,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中医医院才能进行的诊疗,对三级医院康复理疗资源起到补充作用。
到2025年,全市16个区都将建立中医康复、治未病分中心,267家国医堂建立康复科、治未病科,引导优质中医资源下沉,家庭医生团队将做到100%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