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实现国家赋予“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五年来,天津坚定不移推进开发开放,在滨海新区,重点项目纷纷落子布局,为制造业强市添砖加瓦;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金凤凰”垂询点赞……一大批举措新、招法实的天津方案在这里开花结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基地三区”是党中央赋予天津的功能定位,天津坚决落实,毫不动摇,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2017年,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服务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精品制造,让天津制造成为天津创造”,锚定制造业持续发力,2018年,滨海新区明确五大开发区功能定位,实行错位发展。2020年,一汽丰田新能源车项目落户中新生态城,这是丰田在中国深化电动车发展的重要布局,看中了中新生态城绿色、智慧、生态的区域优势,企业选择将这一战略性布局选址落户这里。眼下,新能源车项目的生产调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新工厂将于今年年内,建成投产。
五年来,滨海新区形成了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化工2个两千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和北方声谷加快建设。天津工业跑出了加速度,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4%,比2016年底提升2.8个百分点,结构的优化,凸显出“制造业立市”的成效。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17年11月,天津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规定》,“真金白银”的“津八条”发布,同年,天津市企业家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让天津成为企业家创业“高地”、成长“湿地”、心灵“港湾”。随后,天津又相继推出了“民营经济19条”“惠企21条”“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7条”“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6条”等一系列服务企业和企业家的政策举措,这些都吸引着中环半导体,在天津持续深耕的决心。
眼下,中环半导体智慧工厂,企业一二期项目已经实现全面达产。受国外疫情影响,企业订单量激增,需要迅速提升产能,企业需要更加稳定的电力供应。
疫情发生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天津建立“一企三人两员”机制,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高新区管委会建交局副局长曲哲,就成为了中环半导体的驻企服务专员。两年多来,他一直跟踪项目进展,随时解决问题。这次因为订单激增,企业提出用电需求,他立即协调建交、规划、城环等多部门,和电力等部门反复沟通,商量解决方案。
整个电路长3公里,要经过多条铁路、公路,技术难度大,再加上疫情影响,施工难上加难。经过多部门协调,电力部门开启“绿色通道”,用了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改造工程全部完工,确保了企业按时扩大生产的需求。
紧紧围绕“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天津港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和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建设,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区域航空枢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5年来,天津港降费提效,“一站式阳光价格”、“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一个个举措接连出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再次擘画新蓝图,“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2021年,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协调全市力量,做强一流港口。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去年,天津港全覆盖走访客户2300多家,环渤海内支线“天天班”服务全年运量增长25%以上,新开通内外贸航线内外贸航线10条。瞄准绿色港口,去年底,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绿色能源系统成功并网发电,到今天,整满三个月,共发电近500万度。将一期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眼下,陈艳萍又带领技术团队梳理三个月的运行数据,运用到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之中。
牢记总书记嘱托,天津港以零碳码头为起点,加大清洁能源供应。本月初,世界载重吨位最大多用途重吊船“赫贝特”轮,从天津港顺利首航,满载着在津生产的174件风电设备,驶向瑞典,为世界清洁能源,贡献绿色力量。
“十四五”期间,天津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加快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此外,天津还将深入落实“双城”发展战略,加快轨道交通B1、Z2、Z4线建设。眼下,滨海新区Z2线一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将成为滨海新区通往天津机场的重要通道。(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