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天津两会中,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办好高质量教育,巩固“双减”成果,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
“双减”一词,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相关文件,天津市“双减”攻坚战正式打响。半年多时间以来,天津“双减”工作一直为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所关注。
天津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就“双减”工作建言献策,既有对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宝贵建言,也有对提升教学和作业质量的肺腑之谈,还有对教师群体的殷殷关切。
服务时长、教学研究……
如何让课后服务更“体贴”?
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一直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广受关注的内容。对学生、家长和学校来说,“双减”政策下的课后服务,在很多环节上都要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今年天津两会期间,许多宝贵意见围绕课后服务的诸多细节展开。
“我认为,完善课后服务的一个当务之急,是将课后服务纳入教学研究,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发挥作用,同时发挥优秀教师的指导、带动效果。”谈及如何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市政协常委、河北区政协原副主席、市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马丽娣说道。
马丽娣表示,“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不仅对学生是新变化,对老师和学校也是新局面,因此很需要加强针对课后服务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
市政协委员、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环境污染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约兵则关注到课后服务在具体实施层面,对年龄较小孩子的就餐、精力等方面的影响。
“课后服务客观上延长了午晚餐的间隔。下午托管结束后,晚餐时间会较晚,如果增设下午简餐,晚上孩子回家还吃不吃正餐可能又成为问题。”孙约兵介绍道,“此外,对小学中低年级孩子来说,较难保持精力长时间集中,如何保证课后服务在年龄较小孩子们身上的效率,或许是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孙约兵说道。
市政协常委、河北区政协副主席(兼),河北区教育局副局长, 民进河西区委会主委吴晓红结合工作中接触到“双减”政策的实际问题,在今年天津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优化小学课后服务顶层设计的提案》。
“有必要探索推进更加弹性化的课后服务时间,例如鉴于一些家长反映秋冬天气较冷,天也黑得较早的实际情况,可以论证能否为春夏、秋冬等不同季节设置不同的课后服务时间。还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吃饭、注意力维持等关联问题,也应纳入到课后服务顶层设计的考量中。”吴晓红说道。
“此外,课后服务如何更好地落实自愿化,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已取得突出成效的当下,我们针对课后服务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成功的教育应该更多地发挥好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家校共育。应当重视引导不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学生,制定好下课离校后的学习生活安排,向‘一生一案’的方向持续努力。”吴晓红介绍道。
课后服务如何更有吸引力?
他们提了这些建议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事实上,“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如何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如何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这段时间“物有所值”,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焦点,也是学校和职能部门不断探索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傅钢针对“双减”政策下的体育、美育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名在高校教授书法、绘画等课程的教师,我对美育工作较为熟悉。我认为,在课后服务中加强体育、美育的引入,有助于从‘唯分数论’转向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傅钢还表示,“双减”之后,很多学科类教育机构向非学科类教育机构转型,向音、体、美教育转型,这个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些“临时嫁接”导致的乱象,“我在走访调查多个学校和教育机构后发现,有些机构暴露出非学科类师资缺乏,无统一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场地、器材受限等诸多困难,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市政协委员、天津国际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福庆建议,可利用课后服务的机会,推动非遗进校园,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天津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可以为丰富学生课外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如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相声、天津京剧、评剧、卫派河北梆子等非遗项目,都有进入校园、进入学校课后服务的机会。”张福庆介绍道,“一些非遗项目既能拓展孩子的视野,也能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方法。”
农工党天津市委会提出提案,建议推动“双减”工作与学校法治教育相结合。建议利用“双减”工作的契机,推动普遍性法治教育,加强专项普法教育,关注特定人群的法治教育。具体实施办法有开设特色法治教育课堂、由各区检察院的未成年人检察科选派优秀的检察官,到各个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讲座等。
减负增效 提升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需加重视
课后服务仅是“双减”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提升,同样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议题。
“我们的教学工作要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培优补差’。其中作业设计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性,在作业设计上要体现 ‘抓两头带中间’,通过作业辅导,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吴晓红说道。
市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杨静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双减’的背后其实还有‘双增’,即‘减负增效’,这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作业设计上,当前一定程度上存在‘只减作业数量、不增作业质量’的问题,作业设计质量不够高,针对性还不够强,缺少层次区分。教育部‘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这点要求,我想应该进一步落实。当然,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着更高要求,不会一蹴而就。”杨静介绍道。
市政协委员、南开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浩同样强调了“双减”工作中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他表示,学生做作业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是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即‘把课讲好’,二就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增加作业研讨。”
为说明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刘浩举了一个例子:“作业有鼓励学生主动再探究的功能。我们有一位物理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波的相关知识,布置了一个‘做乐器’的作业,学生们通过亲手设计、制作乐器这种别开生面的作业,将物理知识更好地消化,我们也鼓励这种做法。”
对“双减”下的教师群体
委员们有这些关切
天津北方网讯: 无论是教学还是课后服务,教师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也是“双减”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刘浩表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是需要教师花费精力和时间去钻研的,应该帮助教师获得合理的时间分配,或通过适当增加教师编制的方式,来缓解分摊到每个教师身上的压力。
台盟天津市委会提出构建教师心理健康支持系统的提案,提案建议营建积极团体氛围,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可探索引入积极心理团体培训课程,为教师减压赋能。
吴晓红提及了教师专业发展遇到的“时间管理荒”问题,“以小学为例,按照小学课程设置,每周应有半日课,此时间用于全体教师开展学习、组织教研、进行业务培训等。自实施课后服务‘5+2’后,学校将原来的半日课调整为下午要完成两节课。这样学校的集中学习、工作例会和学科教研,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完成,长此下去,会忽视对教师的思想引领与专业成长,教师对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出现本领恐慌。可以探索将有资质的非学科类的培训机构、志愿者、学生家长等引入到校园来,共同参与课后服务的可能性。”
马丽娣表示,为解决课后社团、选修课、管理班难题,确保课后服务水平,建议在教师弹性上下班和课后服务补助等方面出台新政策,规定教师每课时补助标准的区间范围,探索建立专项资金薪酬和奖励机制。
“‘双减’实施以来,教师们很辛苦,应当多为教师做好保障,纾解压力。此外,教师顺利履行职责,离不开与家长的通畅沟通,离不开协同育人的理念。建议加大对‘双减’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重视家庭教育,开办家长学校。对于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具备指导家庭教育的素养,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理念、水平。”马丽娣说道。
2022年天津两会期间,多位关注“双减”政策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委员纷纷表示,“双减”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长期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持之以恒。借助两会之机,委员们的提案化为良策,成为推动天津市“双减”工作继续向好发展的强大助力。
(津云新闻记者 侯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