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市政府对种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一年高过一年,企业发展有奔头”“天津的蔬菜种子在全国知名度越来越高”“在天津举办的国际种业博览会有望让‘津’品种子走向世界”……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在金泽大酒店驻地,参会的农业界别政协委员们,迫不及待互相分享着来自“田间地头”的好消息。
细数天津种业的发展,深耕种业工作20余年的市政协委员、天津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的“话匣子”瞬间打开:“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近几年,我市实施天津市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做强做优津牌种业。‘十三五’期间,品种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培育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70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981个,授权植物新品种128个,认定‘津新鲤’等水产新品种11个。同时,种质资源保护明显加强,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566个;种业基础建设明显改善,种业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农业生产用种保障有力,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
深知自身优势后,认清短板方能更好发展,“但目前,天津种业总体规模不大,企业数量少、体量小,在全国竞争力不强,良种在全国覆盖率不高,传统种业优势地位仍需巩固提升。”为此,在去年市“两会”期间建言献策的张全,今年带来了做强种业建议的“升级版”——《关于进一步加强天津种业发展的建议》。“在对天津种业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首先建议本地种业要集聚资源,全方位扶优一批种业企业走在全国前列。同时鼓励本市种业企业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企合作水平,并给予一定的奖补机制。还应优化种业人才待遇,发挥人才在种业振兴中的关键作用,留住优秀种业人才。此外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种业企业的动态关注,提供精准贴心服务,协助解决各类发展问题。种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让‘天津碗’装好‘天津粮’乃至‘中国粮’。”
“我们都能感觉到,天津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将有望解决本市老龄化农业的困境,让蔬菜种植愈发智能化。”和一众委员一样,市政协委员、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所长张斌在今年市“两会”期间最关注的莫过于关系民生根本的农业话题。“蔬菜种植走向机械化是必然趋势。现在天津有很多新建蔬菜大棚,如武清区大良镇、西青区辛口镇的萝卜种植大棚,都将机械化作为建棚标准,但以往的旧大棚种植和设施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改变,因此种植农艺也在变化,我们在对蔬菜种子特性的研发创新上也要适应新变化。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蔬菜种子才是未来育种的方向。”
如何让“天津菜”品质提升,更加满足百姓的口腹之欲?张斌告诉记者:“在提升本市速生蔬菜保障能力的同时,还应发展都市型农业,给市民体验种植、收获快乐的场所。同时要继续探索像小站稻、沙窝萝卜这种具有天津地域化特点或历史文化相关的名品,将其做成全国响当当的品牌,提升农户种植效益。”引导农民如何使用大型机械,也是张斌对于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之一,“建议科技部门、技术推广部门等多向农民推广机械使用,探索农户合作社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