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生活> 正文

我们的抗疫志愿日记

志愿者在为核酸监测点进行环境消杀。

紧张地核对居民信息,高效对接每一户居民。

敲开每户居民的门,确保核酸筛查不漏一人。

连荣里社区居民志愿者于林(左)和潘俊峰深夜依旧工作在筛查点。本版照片 本报记者 伊健摄

2022年1月已至月末,春节即将到来。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回望过去的这个月,它注定会在每一位天津人的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迹。

1月8日,本市接连报告2例新冠肺炎核酸结果呈阳性人员,此前发生在西青区中北镇的疫情刚刚扑灭,新一轮本土疫情的走向如何?当天24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完成了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是奥密克戎!就是那个令世界多国纷纷拉响疫情警报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至少已经传播了三代!还有发现更多阳性感染者的可能性!”被市民敬称为“福尔摩斯·颖”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又一次出现在镜头前,向市民通报着那一刻的情势。中国内地抗击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首战就此打响!

1月9日一早,1400万人口的天津市开启了全员核酸筛查。12日下午,第二次全员核酸筛查启动。15日早7时,第三次全员核酸筛查启动。20日早6时,第四次全员核酸筛查启动。仅仅十余天时间,四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再加四轮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累计采样检测5800万人次。21日,我们听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天津市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起的本土疫情实现了社会面清零。

记者就以每一次全员核酸筛查为主线,以日记为形式,记录下2022年的第一个月,记录下生活在我们这座城市里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付出。

1月9日 星期日 天气:晴 5℃~-2℃ 【紧张】

全员核酸筛查!1月9日、10日,全市16个区分两批,分别在24小时内完成本区域内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

“一座1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全员筛查,政府能做出这一决定,需要勇气。”一位长者如往日一样举着收音机、带着鸡蛋去买早点,听到播音员正在播送这条消息时不禁发出感慨。

没过一会儿,记者的手机响了,是河西区桃园街道连荣里社区的干部打来的。他们正在召集社区在职党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去报到,从电话中能够听出社区急需人手。

此时社区菜店里已经挤满了顾客,很多人都在抢购蔬菜和粮食,晚到的顾客只能望着空空的货架。店主站在门口,一边督促着顾客扫描场所码,一边对顾客们喊道:“请大家戴好口罩,都别抢!蔬菜、肉蛋供应充足!有的是!”这或许就是市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激反应,也是内心一种真实的表达。毕竟在老百姓们看来,家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紧张!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紧张在所难免。

抵达社区报到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布置筛查采样现场、搭帐篷。这个筛查点需要搭建9顶帐篷,其中6顶用于筛查,3顶用于后勤保障。搭一顶帐篷需要多长时间?第一顶大约用了15分钟,搭到第九顶时已经缩短到了5分多钟,熟能生巧。另一组人员把隔离线拉起、安全线粘贴到位,二维码张贴齐全,只待一声号令……当天15时,医务人员已各就各位,河西区连荣里社区的核酸大筛开始。

核酸筛查,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是陌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虽已肆虐全球两年之久,但对于天津市民来说,我们一直受到精心的保护。全员核酸筛查,大多数社区是第一次组织,很多市民也是第一次参与。紧张,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来自市交通科学研究院的在职党员于林举着小喇叭在小区内不停奔走,通知居民下楼做核酸检测。听到消息的居民们不时透过窗户和他招招手,表示收到了信息。“我刚接种完新冠疫苗加强针不到48小时,我可以做核酸吗?”“我家老人不能下床,社区可以安排上门检测吗?”“我没有智能手机,如何参加核酸筛查啊?”于林一路走,一路收集着居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向社区报告;在得到回复后,再与居民们做好沟通。与此同时,社区网格员们正在逐户敲门通知,确保此次全员筛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夜已深,等待做核酸检测的人们依旧在排着队。这一夜,从市民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处乱不惊,更看到了守望相助。那位老人提到的“勇气”,一定是以天津市民的积极配合为底气的,您说是不是?

1月1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3℃~-5℃ 【进步】

“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于1月12日下午放假半天,做好全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大多数天津人都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放假通知。

“二筛”与“一筛”相隔时间不久,但能看到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处细节都在进步。首先检测点位增多了,就以连荣里社区为例,第一个变化是,其管辖最大的自然小区安德公寓设立了独立的筛查点,居民有序分流、不再扎堆。第二个变化是,市民们不必再扫码注册信息了,从之前的“我扫码”到当天的“你扫我”,登记时间和方式改变了,筛查速度提高。第三个变化是,网格员不再撒网式召集居民下楼做核酸,而是逐个楼门敲门,正所谓“叫到哪栋哪栋动”。还有一大改变就是对志愿者的防护措施加强了,很多身居关键环节的志愿者变成了“大白”。

潘俊峰是记者在志愿服务中认识的小伙伴,也是居住在该社区的居民。他当天正在休年假,一听到居民有需要,他二话不说就冲到了第一线。还记得“一筛”时,他举着一张A4纸在队伍中间穿梭,不断地督促着排队的居民:“各位请扫码登记个人信息!”遇到玩不转手机年纪大的老人,他会有针对性地展开“一对一”辅导。到了“二筛”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等候的队伍变短了,大家等候的时间也缩短了。

家住这一社区的一对老夫妇,楼层住得高,视力又有障碍,他们担心因为行动缓慢而耽误了做筛查的时间,于是早早就行动了。站在检测点门外,老太太问道:“现在做到我们楼了吗?”“还没有!您有什么特殊情况吗?”志愿者赶忙上前关照。老人没说话,在广场上找了个椅子坐下等。

面对需要照顾的老人,志愿者们表示可以为他们“开绿灯”。但老人很执拗,老太太说:“不能破了规矩。大家在外面排队都很辛苦,我‘夹个儿’了,别人就要多冻一会儿。”老人的话就像寒冬里的一缕暖风,令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到您了!现在就轮到您了。”社区网格员把老人“骗”进了检测通道,老两口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扫描身份证进场。几分钟之后,老人和网格员说:“你还是给我们老两口‘开绿灯’了,谢谢!”

站在寒风中值勤,一句暖心话胜过万语千言;但个别人不理解、不配合的行为又会令人感到委屈,甚至扎心。基层工作不好做,难就难在遇到的人形形色色。有没有故意找茬的?有!有没有借题发挥的?有!有没有帮腔起哄的?也有!这或许就是他们面对疫情的一种紧张状态吧。此时,一位老大姐拍拍身边的志愿者说道:“大姐理解你们的心情,社工和志愿者们更不容易啊,站了几个小时了吧?”那一刻,志愿者们哪儿还有委屈啊?只剩下温暖油然而生。

22时,记者在社区党委书记张海燕的催促下,脱下防护服下班了,而她还像白天一样忙前忙后。张海燕说,自从本轮疫情发生后,社区多位同志居住在管控区内,剩下的干部们只能连轴转;但只要社区居民都安全了,就不觉得辛苦了。

1月15日 星期六 天气:晴 4℃~-6℃ 【高效】

河东区唐家口街道南横街社区,这是记者在此次核酸筛查中参加志愿服务的第二个社区。早上5时30分,当天参与服务的人就已经全部到位了。这中间有社区的网格员、前来支援的下沉干部、社区在职党员,还有居民志愿者,大家各司其职开始忙碌起来。

欣荣馨苑是南横街社区中规模较大的小区,8栋楼,每栋24层,居民们凭条检测是社区筛查工作中的一个特色。当天从8号楼开始,降序叫号,秩序井然。而居民是如何得到消息的呢?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微信群,各楼栋有自己专属的微信群,群里有线上志愿者,他们时刻和线下志愿者保持联系,并随时回应居民们的提问,听到指令就在群中召集大家下楼;居民自家下楼的同时,也会主动敲响其他邻居的房门,借着核酸筛查的机会,邻里间的关系也变得热络起来。第二条途径就是跑楼,在一栋楼的居民即将完成筛查时,跑楼的志愿者就会逐户敲门,把尚未接到通知的居民喊到位。

说起“敲门行动”,这里面还真有不少趣事。

首先,不会外语还真当不了社区志愿者。在欣荣馨苑社区,居住着不少外国人,他们也要和其他居民一样进行核酸筛查,而在与他们的沟通中,难免就要说英语了。其中一位女士问道:“我正在上课,2小时之后可以采样吗?”作为志愿者就要准确地告诉她:“现在正在进行筛查,进展速度很快,你要调整好时间,一旦错过筛查就会造成健康码变成橙码,会影响你的生活。”这位外国友人听懂了,笑呵呵地拿着护照赶忙下楼。

再有,居民们是真热情。“居民您好,请问您做过核酸筛查了吗?”这恐怕是志愿者说过最多的话。有居民在打开家门的同时,给志愿者端出一杯热水,“小伙子,暖暖身子!”看到志愿者跑得满头大汗的,居民也跟着笑了。

在跑楼过程中,志愿者哪里最辛苦?大多数人会说腿最累,其实累的是手指关节。那一声声敲门声,是骨头与房门触碰后发出的声音,一座1776户居民的小区,每个房门只敲击3下,就是5300多下。若是戴上手套敲,声音发闷,会影响敲门的效果。换个工具敲,又觉得是对居民不尊重,思前想后就干脆疼也忍着。一次志愿服务结束后,跑楼志愿者的手指疼得不能自已。

临近中午,有的居民刚刚下楼领号,但一早参与筛查的居民已经拿到当天的检测结果了,这就是天津人雷厉风行的风格。全小区近5000位居民,从早上7时开始采样,到了中午12时许,筛查全部结束,高效是“三筛”给居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提速后的筛查,居民们排队的时间缩短了,“从下楼到上楼,满打满算20分钟。”居民们这样说。

1月20日 星期四 天气:多云转阴 0℃~-6℃ 【付出】

高效是显而易见的,但高效背后的付出却是鲜为人知。在欣荣馨苑居民志愿者群中有42人,在听到“四筛”消息之后,他们提前就进入到了“战斗”状态。

这42位志愿者就是社区里的居民,既没有上级的指派,也没有任何报酬,凭借的就是一颗服务居民的心。林时金是社区志愿者的召集人,近两次大筛都是他在忙前忙后,张贴二维码,招呼居民进群听通知,积极与社区居委会沟通,分配志愿者工作等等。临近“四筛”前,他被派去支援津南区防疫工作了,不得不和“战友”们告别。召集人去了津南,社区志愿者龙瑾接过了重担,作为女孩子,她心思更缜密,照顾起居民来也更周到。

“上任”伊始,龙瑾便召集各楼栋的志愿者对本楼栋中需要特殊关照的居民“再登记”,19日13时发出去的通知,15时就捞到了信息。有的居民是地铁司机,他需要尽早做完检测采样准时去上班;有的居民预约了20日9时的门诊,需要准时赴诊;有位“宝妈”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希望赶在先生出门前完成核酸检测采样……社区里的小事千千万,如何在保证居民有序检测采样的前提下,尽可能让每一位有特殊需求的居民得到关照?

照顾好他们的责任落在了刘阳的身上,一件件小事都记在她的小本里,在情况属实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这些特别关爱人群,就是这位姑娘的工作。

2号楼的志愿者倪贵华负责她居住的楼栋,一张表格摊开,谁家几口人、谁家完成了筛查、谁家需要特殊关照,均一一详细记录,你会发现她就是这个楼里的百事通。3号楼的志愿者王鑫,是一位来津工作的小伙子,对于居民的要求有求必应;但对于试图“夹个儿”的居民也是严正拒绝。有他守在楼门口,秩序绝对有保障。

在一个最不起眼的地方,志愿者韩晓蕊却做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负责清点排队人数。志愿者群里,每15分钟报告一次排队人数,“现在每队20人,预计10分钟结束;现在每队近40人,暂缓招呼居民下楼。”承诺给居民不让他们下楼挨冻,是如何做到的?就是这一位位志愿者在前方替居民挨冻,帮居民站岗放哨。

20日21时许,社区居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封饱含真情的慰问信,这是社区42位志愿者联名写给居民们的。信中向居民表达感谢,为居民的表现点赞。信中说:居民们在大寒时节户外排队不抱怨,充分展现了通大体、顾大局、有担当的精神风貌,我们要为自己鼓掌。

是啊,通大体、顾大局、有担当的何止这一个小区,1400万天津人都在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默默付出着,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了这座城市的抗疫行动。咱们天津人这一次集体行动,将乐观、豁达的精气神充分展现了出来。

冬将去、春将至,天津人用通力协作闯过了疫情这道槛,必将迎来春暖花开、春和景明!(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