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人员对超市进口水果的溯源码进行检查,并提示商家要将其摆放在醒目位置。 本报记者 王绍芳摄
昨天是农历“小年”,市场洋溢着“年”的味道,一些市民开始采购各类年货。当前,本市本土疫情并未结束,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为了守护百姓舌尖安全,各级市场监管人员对进口冷链食品及进口水果和乳制品溯源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百姓能够安心采购“洋年货”食品。
“这些进口苹果的溯源码摆放得不醒目,赶紧改一下,得摆放在顾客容易看到且方便扫码的地方……”昨天10时许,记者跟随和平区市场监管局小白楼街市场监管所所长张彤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地毯式”检查。在天河城地下超市,张彤在进口水果销售区仔细地搜索着每一个品种的溯源码。“大姐,您买之前可以用微信扫一下这个码,很快就可以通过本市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看到该品种水果的产地、检验检疫报告等信息,您试试看。”检查中,他不时提醒正在挑选进口水果的消费者。“还真是,连产地是哪儿都显示了,还有各种检测报告,一目了然,吃着放心。”一些顾客不住感叹。张彤对记者介绍:“现在通过扫码溯源的进口食品种类越来越多,进口红酒正在试点进行扫码溯源,今后会不断推广。老百姓对所购买的进口食品信息了解得更多,就更安心。”
市场监管人员重点对该超市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进口乳制品销售区商品溯源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后,又来到了购物中心的六层餐饮消费区,重点对餐饮经营者的后厨房等关键区域食品安全措施等进行监督检查。
在一家“网红”餐饮店,张彤和他的同事们深入细致地对后厨房操作区、洗消区及冷柜等进行检查。他一边仔细查看进口冷链食品专用冷柜内的食材摆放、外包装标识等,一边对记者说:“除了查看食材保质期、贮存条件等,还要查看进口冷链食品是否进行了专柜存放。也就是说,进口冷链食品不能与国产冷链食品混放或混用一个冷柜。这样可以更好地防范风险隐患。”在对该购物中心内的近10家餐饮场所检查完毕后,张彤带领同事对哈尔滨道附近的小餐饮店和食杂店进行了“回头看”检查。
结束一天的检查时,虽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是张彤并没有离开单位,而是在办公桌前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他说:“我每天下班后,都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然后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天的工作计划。晚上八九点走是常事,上个月几乎都住在所里,这样工作起来方便。”小年的夜晚,正当千家万户围坐一起吃饺子的时候,很多和张彤一样的市场监管人仍旧在案头忙碌,他们办公室的灯依然在寒夜里亮着……(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