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三年来,天津出台一系列举措,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延续城市文脉。“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今天来看第五篇:守好文物,留住历史。
徐燕卿,河北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负责区里109处文物建筑的巡查保护工作。眼下正在修缮的这座故居,已有105年的历史,修缮方案复杂,施工难度大。
2023年,恰逢梁启超诞辰150周年。兼任梁启超纪念馆馆长的徐燕卿,已经开始张罗策划一个新的展览,他特意邀请了梁启超的孙女梁柏有和梁红女士,共同参与策展。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梁启超纪念馆时提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三年来,天津在坚持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搭建历史风貌建筑管理系统,对53幢、超10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给予770多万元补贴。新增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3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20处。天津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出台《天津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明确提出要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并纳入党史学习教育。
耀华中学创办于1927年,由当时天津实业界知名人士庄乐峰主持兴建,他在校倡导:“欲为爱国之事,必先为有用之人”。近百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始终伴随着耀华师生。
严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家、翻译家,甲午战争爆发后,为寻求救国之道,他翻译出《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严复的学生,庄乐峰始终秉承教育兴国、学以报国的办学理念。多年来,从这里先后走出了15位院士。今天,在耀华校史馆里,不同时期的爱党爱国故事,也成了师生们感悟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教材。
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天津不断挖掘、用好觉悟社旧址、周邓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资源,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担当奋进的力量。(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