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近期,天津港首个“集装箱+散杂货”多元化码头正式投入使用,改变了以往码头泊位单一用途的局面。新天钢集团是第一个受益企业,新的物流模式每年将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过一亿元。一亿成本究竟是怎样降下来的?来听记者的报道。
贾强国是天津德畅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从新天钢集团混改成功后他主要负责德龙集团、新天钢集团的物流版块。集团业务范围广,进出口产品既有需要集装箱运输的,还有不少件杂货和散货。过去,一艘船要从不同码头接卸这两类货物。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国际物流受到极大影响。老贾每天的心情都随着海运价格的变化七上八下,日常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变的就一个字——等:
(录音:原来是集装箱装集装箱、件杂装件杂,散货装散货都分开船。按照前段时间最高位的时候,船在等泊位装船一天就35,000美金。还得来回换到另一个码头再去装,那个码头有没有泊位还不知道,舱位、泊位包括集装箱这块都在等,长的话一待待半个月。)
随着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去年新天钢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建设的德信钢铁公司产量也攀升到了500万吨,物流不畅成了一个必须攻破的问题。为此,企业和天津港集团探讨能否有新的物流模式。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集装箱事业部经理陈苗说:
(录音:最早由于集装箱和散杂货装卸工艺的不同,以前天津港接卸集装箱和散杂货都是专船专用,而且在不同公司不同码头,效率低下难以控制成本,现在已不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海外贸易运输需求。)
要想解决新天钢集团和德龙集团的物流难题,核心就在于能否设置多用途码头,为此天津港集团一方面迅速与天津海关等港航部门联系,天津海关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为第四港埠公司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新港海关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企业注册登记证书”。一证在手,这就意味着码头同时具备了内外贸两种作业功能。同时天津港加快内部挖潜,打通各个系统之间的壁垒,突破了一个码头只能装一类货物的限制,陈苗说:
(录音:前段时间21号泊位主要接卸内贸船舶,现在通过整合提升码头资源,我们具备了开展外贸作业的能力,我们依托信息化的集装箱和散杂货生产系统,大幅提升该多元化船舶通关速度和在港作业效率,实现了集装箱+散杂货同泊位同船同一时间作业新模式,增强了港口核心竞争力。)
多用途码头投入使用后,新天钢集团的货物进出口就从临港调整到新港,耐火砖等炉料备货产品装进了集装箱,剩余舱位摆放机械设备等散杂货,船舶也能按照集装箱船等级无需等待直接靠泊接卸。每天掰着手指头算成本的老贾终于舒心了:
(录音:我们二合一船省了很大,说白了时间就是金钱。按照我们集团整个现在一是出口,德龙集团跟新天钢集团的出口,加上我们现在印尼德信钢厂的我们钢坯的回来,包括下一步的焦炭,一年基本上我们运输费用能降低最少5%,应该是过亿了。)
这样一来,天津港也进一步提升了接卸集、散、杂多用途船舶的适应性。目前天津港正在深入企业调研,探索货代融舱,也就是在多用途船舶舱位富裕的情况下将多个货主的货搭在同一条船上进出口,也为进一步完善港区码头功能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助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