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本市发挥科技力量,综合使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录音:您好,宁河区疫情防控调查,不涉及敏感信息……压混)
晚上6点,家住宁河区的市民赵先生接到了一通疫情排查电话——电话另一端传来的是人工智能虚拟流调员的电子合成语音,仅用了一两分钟排查就完成了,赵先生的回答同步在后台被转换成文字,等待分析。这套系统是本市在应对此轮疫情中最新使用的人工智能语音外呼平台。负责运行管理系统的中国电信天津公司云网运营部高级经理王焱介绍:
(出录音:我们智能外呼平台此前已经有政府相关部门用来对疫苗接种情况做调查和通知,这轮疫情开始,我们根据要求,增加了对应的内容,由系统自动拔打电话,就像正常人与人的通话一样。回答的语音会被系统机器人识别为文字,普通语速的普通话基本能做到100%准确识别,天津话、东北话可以归入普通话的范围。)
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在北辰、河北、静海、宁河四个区投入使用,完成近40万人的流调工作。
快速开展的全员核酸筛查是这次天津应对疫情的关键。为提升工作效率,中新天津生态城尝试运用无人机维持核酸采样点秩序,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宣传部部长程境说:
(录音:出动三套虎鲸虎穴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对生态城全域所有核酸点位进行巡检,画面自动回传回生态城智慧中心,通过图像识别来自动判断人群是否聚集,然后通过高音喇叭对人群进行引导,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
同时,中新天津生态城也强化了物联网等技术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核酸采样速度。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杨勇说:
(录音:我们在每一个点位安装了可旋转的智能摄像头,视频信号在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显示,实时的掌握采样的人员的进度,后续待采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控制排队人数在50人左右,居民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采样。第二轮大筛,使用了不到150名医护人员,六个小时完成了近12万人的采样。)
此外,本市使用多种手段提高核酸样本检测能力。位于天津商业大学体育馆的“猎鹰号”五连舱硬气膜实验室,是本市投入使用的第一个气膜实验室。其中设有全自动核酸提取、点样等400多套检测设备,在第二轮全市大筛中,从第一份样本送抵开始检测,到最终完成所有50万人份的核酸样本检验,用时不到24小时。现场负责人刘立国说:
(录音:猎鹰号的硬气膜的实验室分割5个仓,试剂准备区、标本的制备区、扩增分析区。从样本接受开始,人机配合全流程化;分析环节,全自动的扩增分析仪它来去处理。整个实验室最大的日产能是80万人次。)(天津广播新闻中心记者郭曦然、吴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