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教委获悉,日前,宁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劳动实践》通过区级审查,进入宁河区中小学校,让劳动教育专门课程有了“专用教材”,这也是本市第一个成体系、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据介绍,该《劳动实践》为文本形式,共19册,全部围绕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设计内容,包括通用内容和区域本土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共17册,设置“自立自强”“关心关爱”“传承创新”三大模块。“自立自强”模块围绕认识劳动者、清洁打扫、收纳整理、营养烹饪等系列主题,引领学生遇见更加自信、独立自主、具有责任感的自己。“关心关爱”模块围绕关爱他人、社会和自然环境等主题,引领学生成为心中有爱、肩上有责、乐于奉献的人。“传承创新”模块融入区域特色,结合衣、食、住、行、艺等领域设计了序列化的主题活动,引领学生爱家乡、懂感恩、爱劳动、知传承、会创新。每一模块内容不仅要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深入而领悟“技进乎道”的劳动文化,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和坚持正道、遵守法度的劳动品质。普通高中共2册,从劳动培育技能、劳动创新思维、劳动助力成长、劳动奠基未来等几个维度,通过劳动价值观和设计与制作实践两个专题,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鼓励创造性劳动,拓展学生运用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经历,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劳动实践》中有很多体现区域特色的内容,基本来源于宁河区内的非遗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非遗项目如剪纸、秸秆扎刻、泥塑、木版年画、木雕、根雕等内容,均由宁河区内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编写。学校特色项目如小书签、苇编、葫芦雕、职业规划等内容,则由形成校本特色的指导教师、教研员编写。另外,这些内容在目标设计上也体现了全体和个体,让全体学生知道宁河区的非遗项目,让个体有天赋有热情的学生能认识、感兴趣、肯钻研。(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