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感受和认知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前不久,来自巴基斯坦、也门、阿根廷、乌克兰、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等13个国家的16名天津大学来华留学生走进甘肃陇南宕昌。
长征路上的“加油站”
山环水旋,青山叠翠,美丽的宕昌县曾是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今在特色产业的帮扶下,逐渐走上了致富路。此外,这里还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7月中旬,天津大学留学生一行乘车前往红色圣地哈达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探索中国脱贫攻坚的“密码”,聆听多彩的中国故事。
据介绍,1935年9月,红军攻下腊子口后,人困马乏已至极限。在这危难之际,哈达铺民众对红军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其得到兵源和物资补充,进行了短期休整,更是通过报纸得知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重要信息。
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里,复原了当年会议场景。来自亚美尼亚的留学生薛云在展位前驻足,认真观看着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照片和文物,仿佛让她“穿越”到那段激荡的风云岁月,也让她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感受这段奇迹。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特木也深受震撼:“在哈达铺红军纪念馆,我认识到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走出馆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张金喜向留学生介绍说:“当年红军住宿的街道被人们称作红军街,如今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但街上随处可见红军留下的印记。我们可以看到房屋内红军住宿之简朴,干粮之匮乏,旧军装、旧布鞋都被红军战士们当作宝贝。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工农红军上下齐心,同心敌忾,爬雪山、过草地,攻占天险腊子口,最终完成了此次伟大征程!”
参观完哈达铺红色遗址后,留学生们感触颇多。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穆罕感触颇多:“以后我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不会放弃,一定会坚持下去。”
脱贫致富的“主心骨”
宕昌县谷深林密,花草种类繁多,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县里把蜜蜂养殖作为重点产业之一。走进宕昌县兴昌蜂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蜜蜂养殖基地,外籍留学生们被淡淡的蜜香所吸引。“我们大力发展蜂蜜产业,通过多种渠道销售蜂蜜,有了这个‘主心骨’,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这个‘甜蜜产业’功不可没。”公司负责人赵晓军说。
“通过这次活动我切实感受到脱贫攻坚给中国农村带来的新变化,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的居民真正学会了脱贫的方法。”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穆罕拿起一罐百花蜜,感慨地说。
除了参观蜂业公司,作为定点帮扶单位,天大驻宕昌大寨村第一书记杨帆还带留学生参观了天津大学扶贫车间挂面厂,雪白的面团经过多道工序变成根根“银丝”,似帘幕一般挂在转轴上,一旁穿上漂亮“外衣”的挂面从挂面包装机上鱼贯而出。“现在通过电商平台‘云销售’,我们的挂面销售得越来越远。”同行的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留学生薛云说:“很开心看到挂面的制作全过程,真没想到它有那么多复杂的工序,这里的面条太好吃了,我相信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梦想接力感叹中国发展
为带动宕昌县教育发展,2020年,天津大学在宕昌县沙湾镇大寨九年制学校建成了一间“梦想教室”。“这里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实验室的仪器种类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与远在天津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云互动’,孩子们在精品课堂中获益,在交流活动中成长。”大寨九年制学校校长后金海说。
来自马里的麦卡希望未来能与这里的孩子们远程连线,讲一堂法语课,“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好,我也想通过远程连线更深入了解宕昌,也让这里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世界。”麦卡说。
大山深处的“伊甸园”
从哈达铺向北出发,留学生一行来到八力草原。远远望去,这个多达10万亩的大草原延绵起伏。来自冈比亚的留学生巴赫说:“这里空气清新,让我越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除了八力草原,陇南还有另一个“伊甸园”——准5A级景区“官鹅沟森林公园”。巍峨的山峰,参天的古木,潺潺的小溪,飞溅的瀑布……每处都像幅美丽的图画。
活动结束后,留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社会实践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中国文化,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帮助。
记者 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