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不久前,贝壳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因肺癌病情恶化去世的消息再次引起人们对肺癌的关注。市肺癌诊治中心主任、市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王长利教授表示,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始终居于高位的恶性肿瘤,日常养成良好习惯,做好肿瘤筛查是预防肺癌的最有效方式。
这几类人是肺癌高发人群
导致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主要与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其中吸烟、二手烟是最为突出的诱因。吸烟是已被公认的引起肺癌的首位高危因素,八成以上的肺癌患者被认为是因长期主动吸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所致。有数据表明,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至20倍,其中男性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女性是13倍。王长利教授表示,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烟龄时间越长,吸烟的数量越大,患肺癌的危险性也越大。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从20岁以下就开始吸烟的人群、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都属于易患肺癌的高危人群。
除吸烟外,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粉尘污染、室内装修和烹调油烟造成的居住环境的空气污染等,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此外,一些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患者,发生肺癌的几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因此,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等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对于健康人群,也应做到尽早戒烟控烟、拒绝被动吸烟、重视并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远离室内外空气污染,争取从病因上预防肺癌。同时,在雾霾天气或粉尘环境中,可以通过佩戴口罩、减少开窗、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手段,有效预防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对预防肺癌肿瘤来说,戒烟和定期筛查才是已知的有效预防手段。而且,在医学临床中发现,不吸烟的肺癌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要明显好于吸烟者。
治疗方式个体化、精准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肺癌患者也越来越多。当前,肿瘤外科的治疗已经转向个体化、精准化,更强调选择适合不同患者病情的手术切口,尽可能地为患者保留正常脏器功能、减少患者肌体系统损伤。比如,以胸腔镜、达芬奇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只需要在患者的身上切开几个2至3厘米的小切口,就可以将肿瘤完整切除,并进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微创手术不用切断患者的肋骨,肌肉损伤也低,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对呼吸功能影响小、恢复快等特点,患者在手术后3至4天就可以出院,早期肺癌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5%左右。所以,一旦检查出患有肺癌,患者切勿恐慌,更不要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
定期复查,勿轻信偏方
一些癌症肿瘤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并出院后,为了调养身体,可能会盲目地听信一些民间偏方、治癌秘方,甚至对一些保健品的过度宣传深信不疑。还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感觉症状缓解,就自认为已经治愈了,不再按医嘱复诊复查。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万万不可的,患者在手术后一定要遵照医嘱定期复查,持续接受正规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病情复发与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