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面的小道可窄了,最窄的地方也就一两米宽,别说救护车、救火车进不来,就连小汽车也进不来。我们挺盼着拆迁的。”盆景园的老居民刘林章跟津云记者讲述了以前这里破旧不堪的样子。日前,盆景园295户全部完成安置,409套周转房全部拆除,场清地平。历经60天的全面拆除整治工作,盆景园自2005年建成以来形成的15年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东丽区万新街盆景园周转房建于2005年,用于临时安置河东区和东丽区万新街的拆迁户,共有房屋409套,居民295户,该地区行政管辖隶属东丽区。由于属于过渡安置拆迁户的周转房,基础设施薄弱,居住人员混杂,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
“冬天的时候也没有暖气,最先烧炉子后来烧电暖气,洗澡也没地方洗,只能在屋里凑合。”69岁的闫汝娟说。
不仅居民居住条件差,老旧的设施还经常“玩儿悬”,居住在这里14年的刘林章告诉记者:“以前电路老化,用电的人一多,就把保险烧了,还有电着人的危险。这地界儿还特别乱,干什么的都有,不好管理。”
怎么解决盆景园这块“飞地”的问题,东丽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治理一线开展调查摸底。通过深入了解情况,盆景园的居民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东丽区万新街的拆迁户,这部分居民的还迁房已经建设完毕,很多居民已经搬进了新房,盆景园的住房,主要是用于出租,在告知租户不再租赁后,租户们也纷纷自行寻找新的租住地;对于来自河东区的居民,很多当年就是住在违章建筑内,后被安置在盆景园的,这部分居民搬离盆景园有一定难度。
“这里面居住最大岁数的老人90多岁,不少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做好他们的安置工作很不容易。”南大桥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第朝阳说。
如何让“居者有其屋”,既能让老百姓有房住,又能破解“飞地”治理搬迁难题,工作人员们站在百姓的角度想问题,根据一家一户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帮助老百姓找房子,需要什么大小,什么价位的,我们工作人员帮着找。我们还跟房屋中介单位进行了沟通,请专业人员帮助留意房源,让百姓搬得走,搬得满意。”万新街党委副书记、主任吴淑波说。
闫汝娟的小孙子今年上高二,为了孩子上学,希望距离不要太远,工作人员就帮他们找了河东区十五经路附近的住房,闫汝娟非常满意,她说:“地点、周边比盆景园好,东丽区还给我们交了一年的房租。”
刘林章家的东西多,需要宽敞点的地方,工作人员们就在南程林附近帮他找了一个三间房的住处,一个月房租仅500块钱,还帮老刘付了搬家费,老刘也挺满意的。
不过“一人难称百人心”,要说所有人都没“意见”,那也不现实。破家值万贯,真说搬家,还是有人不愿意。对于百姓五花八门的诉求要求,东丽区的工作人员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态度坚决“一把尺子,决不放开口子”。对于态度蛮横的居民,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听不进去没关系,让跟居民能说上话的亲戚朋友一起劝说。
工作人员们的辛苦与耐心,居民史丽娟看在了眼里,她说:“他们一遍遍的来挺辛苦的,挨了不少骂,受了不少委屈,但是他们就是跟你好好讲、慢慢动员,让居民明白了、满意了,顺心顺气地搬走。”
南大桥社区党支部书记曹春伟说:“做老百姓的工作,就得‘讲理’,还得替他们想办法。”其中一户居民刘先生一家,因为家庭情况特殊,无力搬迁,曹书记甚至腾出了自家闲置的房屋,让这家人周转,安心居住。
东丽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葛汝凯表示,在解决涉及困难问题较多,搬离态度强硬的35户河东籍人员问题中,东丽区和河东区协同配合,双方建立盆景园工作微信联络群,互派专人常驻盆景园现场和两区矛调中心、共同入户了解群众情况,互通信息、相互协作、整体联动,逐户建档、一户一策,稳步实施,做好处理群众难题的听证员、调解员、指导员和信息员。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滞留户全部同意搬离。
从7月28日开始,东丽区聚焦盆景园“飞地”治理难点、堵点,与河东区密切配合,自8月16 日正式启动拆除工作,到10月15日盆景园295户全部完成安置,409套周转房全部拆除,场清地平,历经60天的全面拆除整治工作,彻底解决了困扰市域发展15的“飞地”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出一条市域治理的新路。
东丽区委常委、区委副书记刘伟表示,为确保盆景园拆除工作快速推动、顺利进行,东丽区践行党建引领,压实“战区制、主官上”责任链条,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机制,并用好吹哨报到机制,市、区协调联动密切配合。针对群众生活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等问题,明确“不怕老百姓占便宜”的处置思想,推动各级主体责任层层压实。针对拆除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突发问题,立即组织区“飞地”专班召开会议,拿出解决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及时处置群众诉求,给予群众妥善安置。
下一步,东丽区将以盆景园治理作为“飞地”治理的“试验田”,深刻总结治理经验、固化工作机制,推广运用到今后“飞地”治理的工作中,以“精准高效”的工作标准,推动“飞地”治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全力在年底前将全区“飞地”清零,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津云新闻记者霍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