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正在进行中。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实行新的赋分制之后,高考分数普遍提高。在分数这么“毛”的情况下,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于“如何理智、科学、稳妥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我考的分数能上什么大学?”等存在困惑。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高招相关负责人。
“今年是我市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市教委、考试院一直在争取教育部的支持,我市总录取率、本科录取率以及部委属重点院校的录取率与去年相比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该负责人说,选考科目实行赋分制后,考生分数整体性提高,600分甚至700分以上考生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多,这也是正常现象,考生和家长不要过于焦虑。
“对于考生所考分数能上什么大学,这是考生非常关注的问题。”该负责人解释说,志愿填报是一个几万名考生参与的群体活动,考生会不会被录取,是由院校招生计划、填报人数、考生成绩位次、选考科目要求、其他考生的志愿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在成绩出来后,考生需要更多关注自己的位次信息,特别是关注想去的院校及专业组的往年录取最低位次信息。
“总体来看,各招生院校的填报排序(或者说是排名)在我市考生心中是基本稳定的,故而去年的录取情况仍然是今年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依据,尤其是位次信息最为关键。”该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要重点参考去年的招生院校的位次信息,将考生本人的位次与院校位次相对应,结合兴趣爱好综合考虑“冲、稳、保、垫”的院校专业组排序;同时,研究不同选考科目要求专业组的填报顺序,尽可能将符合院校报考要求的多个专业组全部进行填报,尽量选择“服从调剂志愿”,以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近几年我市本科层次招生计划中,理工类与文史类招生计划比例大体为3:1。今年各院校在津招生计划首次不分文理科,考生在参照往年院校录取位次信息时,建议以理工类录取情况为主要参考依据,兼顾文史类,对拟报考院校的理工类、文史类录取情况综合考虑。”该负责人说。(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